[发明专利]机动车用铝合金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24567.2 | 申请日: | 200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0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赵丕植;穴见敏也;水嶋一光;后藤明;风间仁;安永晋拓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21/06 | 分类号: | C22C21/06;B21B1/22;B21B3/00;B22D11/06;B22D11/124;C22F1/04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郭辉;胡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铝合金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具有极佳压制成形性、抗表面粗糙性和形状固定性的机动车用铝合金板,其特征在于,该板包含:
3.0~3.5质量%的Mg、0.05~0.3质量%的Fe、0.05~0.15质量%的Si,且Mn的量限制在小于0.1质量%,
余量基本上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和Al;
所述板在板厚度的1/4深度处的区域内的金属间化合物的最大粒径以圆形当量直径表示在5μm以下,平均重结晶粒径在15μm以下,表面粗糙度为0.2-0.6μm(Ra),屈服强度在145MPa以下,拉伸强度在225MPa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极佳压制成形性、抗表面粗糙性和形状固定性的机动车用铝合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板的冲压成形高度在29mm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极佳压制成形性、抗表面粗糙性和形状固定性的机动车用铝合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板还包含0.001~0.1%的Ti。
4.一种具有极佳压制成形性、抗表面粗糙性和形状固定性的机动车用铝合金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用双带式铸造机将熔体铸造成厚5~15mm的薄板坯,铸造时使得所述薄板坯厚度的1/4深度处的冷却速率为20~200℃/秒,该熔体包含3.0~3.5质量%的Mg、0.05~0.3质量%的Fe、0.05~0.15质量%的Si,且Mn的量限制在小于0.1质量%,余量基本上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和Al;
将所述铸造薄板坯卷绕成板材卷;
用表面粗糙度为0.2~0.7μm(Ra)的辊对该卷绕成板材卷的薄板坯实施冷轧压缩率为50~98%的冷轧;
在CAL中于400~520℃的保持温度下对该经冷轧的薄板连续地实施最终退火;
然后用矫平机将所得的板矫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压制成形性、抗表面粗糙性和形状固定性的机动车用铝合金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批退火炉中于300~400℃的保持温度下对所述经冷轧的薄板实施最终退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45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