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碳质原料生产醇的改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24736.2 | 申请日: | 200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0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B·J·丹尼尔;J·M·S·迪利;B·P·格雷西;李丛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国石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9/149 | 分类号: | C07C29/149;C07C31/08;C07C51/12;C07C53/08;C07C67/08;C07C69/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庞立志;林毅斌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料 生产 改进 方法 | ||
1.由乙酸和H2生产乙醇的改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列步骤:
1)将乙酸与甲醇和/或乙醇一起引入酯化反应器以生产乙酸甲酯和/或乙酸乙酯,
2)将来自步骤1的乙酸酯与H2和水一起引入氢化单元以生产包含乙醇、未反应的乙酸酯和任选甲醇的物流,
3)将来自步骤2的所得物流分离成未反应的乙酸酯和乙醇和任选甲醇,
4)任选将来自步骤3的乙酸酯再引入步骤1的酯化反应器,
5)使用步骤3的至少一部分甲醇和/或乙醇作为步骤1的酯化反应器的甲醇和/或乙醇进料,和
6)从步骤3回收乙醇。
2.由甲醇生产乙醇的改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列步骤:
1)将甲醇与CO一起引入羰化反应器以生产乙酸,
2)将来自步骤1的乙酸与甲醇和/或乙醇一起引入酯化反应器以生产乙酸甲酯和/或乙酸乙酯,
3)将至少一部分来自步骤2的乙酸酯与H2和水一起引入氢化单元以生产包含乙醇、未反应的乙酸酯和任选甲醇的物流,
4)将来自步骤3的所得物流分离成未反应的乙酸酯和乙醇和任选甲醇,
5)任选将来自步骤4的乙酸酯再引入步骤2的酯化反应器,
6)使用至少一部分步骤4的甲醇和/或乙醇作为步骤2的酯化反应器的甲醇和/或乙醇进料,和
7)从步骤4回收乙醇。
3.由碳质原料生产乙醇的改进的方法,由此首先将碳质原料转化成合成气,随后将该合成气转化成乙醇,其特征在于下列连续步骤:
1)将碳质原料引入合成气生成单元以生产合成气,
2)将步骤1中制成的合成气引入甲醇合成反应器以生产甲醇,
3)将来自步骤2的甲醇与CO一起引入羰化反应器以生产乙酸,
4)将来自步骤3的乙酸与甲醇和/或乙醇一起引入酯化反应器以生产乙酸甲酯和/或乙酸乙酯,
5)将来自步骤4的乙酸酯与H2和水一起引入氢化单元以生产包含乙醇、未反应的乙酸酯和任选甲醇的物流,
6)将来自步骤5的所得物流分离成未反应的乙酸酯和乙醇和任选甲醇,
7)任选将来自步骤6的乙酸酯再引入步骤4的酯化反应器,
8)使用至少一部分步骤6的甲醇和/或乙醇作为步骤4的酯化反应器的甲醇和/或乙醇进料,
9)从步骤6回收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的改进的方法,其中通过甲醇的羰化生产乙酸的步骤包括在羰化反应器中在液体反应组合物中使甲醇与CO接触,其中该液体反应组合物包含:(a)乙酸、(b)铱催化剂、(c)甲基碘、(d)水和(e)助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改进的方法,其中该助催化剂选自钌和锇。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改进的方法,其中该羰化反应器的液体反应组合物中的水浓度为0.1至15重量%,更优选1至10重量%,最优选1至6.5重量%。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改进的方法,其中引入该酯化反应器的[甲醇和乙醇]与乙酸的摩尔比为1.1至3,优选1.1至2。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改进的方法,其中离开酯化反应器的还含有未反应的乙酸和残留酯化催化剂的乙酸酯物流在引入氢化单元之前经过提纯步骤以除去所述乙酸和酯化催化剂。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改进的方法,其中水构成进入氢化反应器的总液体进料(乙酸酯、醇和水)的0.5至20摩尔%,优选0.5至15摩尔%,最优选1至5摩尔%。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改进的方法,其中该氢化单元中所用的催化剂是铜基催化剂,更优选包含铜和锌,最优选由铜-锌-氧化物构成。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改进的方法,由此当在该氢化单元中使用铜基催化剂时,引入氢化反应器中的进料混合物始终高于其露点温度。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改进的方法,其中引入氢化单元的H2与[乙酸甲酯和乙酸乙酯]的摩尔比大于2∶1,该摩尔比优选大于4∶1,该摩尔比最优选大于5∶1;并且小于100∶1,优选小于50∶1,最优选小于1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国石油有限公司,未经英国石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473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