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豆酱(味噌)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80125965.6 申请日: 2008-01-31
公开(公告)号: CN101932253A 公开(公告)日: 2010-12-29
发明(设计)人: 小池真;白幡登;冲坂浩一 申请(专利权)人: 花王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A23L1/202 分类号: A23L1/202
代理公司: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代理人: 龙淳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豆酱 味噌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含有类黄酮类的豆酱(味噌)。

背景技术

豆酱(味噌)以前在中国是以大豆作为原料制作出来的食品,在大和朝廷时代经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之后,日本人配合日本的气候风土重复不同方法,创造出独特的制法,由此制得了豆酱(味噌),完成了现在的豆酱(味噌)。而且,豆酱(味噌)不仅可以单独作为调味料,还是营养优良的食品,是蛋白质、脂肪的供给源。此外,也可以通过将豆酱(味噌)做成豆酱(味噌)汤食用,成为作为配料使用的蔬菜、海草、海产品的良好的供给源。

豆酱(味噌)一般是在蒸煮后的大豆、米和/或麦等谷物中加入蒸煮米和/或麦等后培养得到的曲菌,混合食盐,发酵、熟成制造。已知豆酱(味噌)在制造中和制造后的保存中进行着色。可以说该豆酱(味噌)着色的程度不仅根据原料,而且根据熟成条件(温度、盐分浓度)和杀菌处理过热条件不同而不同。而且,除了保存时的温度、时间(期间)、包装材料之外,还依赖于溶解氧的浓度,是与各种因素相关的复杂的现象。由此,豆酱(味噌)具有的色调,在从制造到销售、从销售到达消费者、直至在消费者家中保存的这一系列过程中,经常发生变化。另外,由于根据制造时期(季节)的不同而色调不同等,因此在不能保证恒定的品质的情况下,使豆酱(味噌)的商品价值降低,因而色调的维持对于豆酱(味噌)制造业人员来说是很大的课题。

鉴于上述状况,为了抑制豆酱(味噌)着色提出了各种技术。这些技术大致分为:(I)其它成分的添加,(II)原料的前处理,(III)酿造条件的改善,(IV)其它。作为(I),已经公开了配合明矾等食品添加剂的方法,添加含硫化合物和具有烯二醇结构的化合物的技术,装料时添加黄檗、栀子、茜草的提取物进行发酵的技术等(JP-B 41-4397、JP-B 37-15295、JP-A 2000-236834、JP-A 8-196230)。作为(II),已经知道用酶处理原料大豆的技术;作为(III),已经知道有使用温度敏感性高的酵母的方法;作为(IV),已经知道使用不透气性杯子的技术(JP-A 63-279761、JP-A 2000-245381、JP-A 58-175464)。

另一方面,关于食品中所含的各种成分的生理功能也日益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作为具有生理功能的素材之一,可以列举出类黄酮类。类黄酮类在植物性食品中含有,例如已知具有降低血糖值的作用、降血压的作用、改善脂质代谢的作用、抑制过敏症的作用等(JP-A8-283154、JP-A 2001-240539、JP-A 2002-47196、JP-A 2005-225847、JP-A2000-78955、JP-A 2000-78956、WO-A 00/15237、Biosci.Biotech.Biochem.,70(4),933(2006),Agric.Biol.Chem.,49(4),909(1985),Phytother.Res.,15,655(2001),J.Food Sci.,71,S633(2006))。

另外,提出了将类黄酮类应用在豆酱(味噌)等调味料和食品中的技术(WO-A 98/18348、JP-A 2005-168458、JP-A 2004-290129、JP-A9-187244、JP-A 2005-34144)。还有使用甘薯花青素将豆酱(味噌)着色成紫色的方法,用酱油和苹果等将白豆酱(味噌)红色化的方法(JP-A2001-190239、JP-A 9-313127)。但是,关于类黄酮类的抑制豆酱(味噌)深色化(着色)的作用还未知。

其它,虽然已知甲氧基残基多的黄酮有咸味缓和作用、甜味残留抑制作用等,但是对于类黄酮类的咸味持续性增强作用则还未知。此外,已知类黄酮类中具有降低高甜味料的甜味持续性作用,降低蔬菜饮料和中草药类的生青味、涩味、酸味作用以及降低难闻气味和难闻味道作用(JP-A 6-335362、JP-A 8-256725、JP-A 11-318379、WO-A93/10677、US-A4031265、US-A4154862、JP-A2004-49186)。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豆酱(味噌),该豆酱(味噌)含有0.01~5质量%的类黄酮类,该类黄酮类具有黄烷酮骨架、黄酮骨架或黄酮醇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豆酱(味噌)的着色抑制这个课题,上述现有技术(II)~(IV)中存在效果不充分、设备投资必需且费用变高、工序变繁杂等问题。而且,作为简便的方法提出的现有技术(I)中存在破坏豆酱(味噌)本来的风味的情况,抑制着色的效果也不充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王株式会社,未经花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59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