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备无机纤维材料的树脂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27025.0 | 申请日: | 200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6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H·W·G·万赫维杰恩;W·黑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64 | 分类号: | D04H1/64;C08L6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林柏楠;彭立兵 |
地址: | 芬兰赫***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备 无机 纤维 材料 树脂 | ||
1.一种水可稀释粘合剂树脂,可用于粘合无机纤维,其中所述水可稀释粘合剂树脂在以下方法中制备,所述方法包括:
使任何顺序的至少以下组分反应:(a)蛋白质类材料,其在20℃下基本可溶于水且在25重量%水溶液中粘度<50mPa*s,(b)芳族羟基化合物,和(c)醛,
其中,所述水可稀释粘合剂树脂在20℃、50重量%浓度下测定时具有粘度<100mPa*s的性质。
2.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水可稀释粘合剂树脂,其中所述组分(a)为蛋白质水解产物。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水可稀释粘合剂树脂,其中组分(a)与由(b)+(c)构成的树脂的重量比为1%至50%,以固体含量计。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可稀释粘合剂树脂,其中所述组分(a)为源自植物和/或动物来源的蛋白质水解产物,或为单体氨基酸。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可稀释粘合剂树脂,其中至少50重量%的组分(a)具有<25kDa的重均分子量(Mw),以组分(a)的重量计。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可稀释粘合剂树脂,其中所述组分(b)为苯酚和/或间苯二酚,且组分(c)为甲醛。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可稀释粘合剂树脂,其中所述反应步骤导致所述(a)蛋白质类材料直接或间接地化学连接至芳族羟基化合物-醛树脂的骨架。
8.一种形成水可稀释粘合剂树脂的方法,所述水可稀释粘合剂树脂在20℃、50重量%浓度下测定时具有粘度<100mPa*s的性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使任何顺序的至少以下组分反应:(a)蛋白质类材料,其在25℃下基本可溶于水且在25重量%水溶液中粘度<50mPa*s,(b)芳族羟基化合物,和(c)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分(a)为蛋白质水解产物。
10.如权利要求8或9中所述的方法,其中组分(a)与由(b)+(c)构成的树脂的重量比为1%至50%,以固体含量计。
11.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分(a)为源自来源的蛋白质水解产物,或为单体氨基酸。
12.如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50重量%的组分(a)具有<25kDa的重均分子量(Mw),以组分(a)的重量计。
13.如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分(b)为苯酚和/或间苯二酚,且组分(c)为甲醛。
14.如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氨基树脂,所述氨基树脂为选自由脲-醛树脂、苯胺-醛树脂、三聚氰胺-醛树脂,和三聚氰胺-脲共缩合-醛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15.如权利要求8-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组分(b)芳族羟基化合物和(c)醛在第一步中一起反应,且随后组分(a)蛋白质类材料和可选地氮化合物在第二步中反应。
16.一种无机纤维材料,包括水可稀释粘合剂树脂,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
使无机纤维接触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可稀释粘合剂树脂,和使所述水可稀释粘合剂树脂固化。
17.一种用于形成无机纤维材料的方法,包括:
使无机纤维接触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可稀释粘合剂树脂,和使所述粘合剂树脂固化。
18.一种可固化含水组合物,用于制备水可稀释粘合剂树脂,所述水可稀释粘合剂树脂在20℃、50重量%浓度下测定时具有<100mPa*s的粘度且可用于粘合无机纤维,其中所述可固化含水组合物包括:
(a)蛋白质类材料,其在20℃下基本可溶于水且在25重量%水溶液中粘度<50mPa*s,(b)芳族羟基化合物,和(c)醛。
19.一种无机纤维材料,包括:
至少部分涂覆有固化粘合剂的无机纤维,所述固化粘合剂包括与蛋白质类材料直接或间接化学结合的芳族羟基化合物-醛树脂,其中当所述蛋白质类材料为分离形式时,具有在20℃下基本溶于水的性质,且对于25重量%水溶液具有<50mPa*s的粘度。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机纤维材料,其中所述蛋白质类材料为蛋白质水解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尔公司,未经太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70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诱饵
- 下一篇:从IZO废料中回收有价值金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