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产率产生异丁醇的酵母生物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27344.1 | 申请日: | 200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2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里德·M·R·费尔德曼;尤维尼·古纳沃德纳;琼·尤拉诺;彼得·迈因霍尔德;阿里斯托斯·阿里斯蒂杜;凯瑟琳·A·邓登;克里斯托弗·史密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04 | 分类号: | C12P7/04;C12N1/19;C12R1/865;C12R1/645;C12R1/84;C12R1/72;C12R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封新琴 |
地址: | 美国科***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产 产生 丁醇 酵母 生物 | ||
1.产生异丁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包含产生异丁醇的代谢途径的重组微生物,所述微生物经选择从而以至少5%的理论产率从碳源产生异丁醇;
在包含提供碳源的原料的培养基中培养所述微生物,直至产生可回收量的异丁醇;和
回收异丁醇。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经选择从而以大于约10%的理论产率产生异丁醇。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经选择从而以大于约20%的理论产率产生异丁醇。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经选择从而以大于约50%的理论产率产生异丁醇。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微生物经工程改造从而与亲本微生物相比具有降低的丙酮酸脱羧酶(PDC)活性。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微生物在至少一种丙酮酸脱羧酶(PDC)基因中包含突变,其导致由所述基因编码的多肽的丙酮酸脱羧酶活性降低。
7.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微生物包含部分缺失的丙酮酸脱羧酶(PDC)基因,其导致由所述基因编码的多肽的丙酮酸脱羧酶活性降低。
8.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微生物完全缺失丙酮酸脱羧酶(PDC)基因,其导致由所述基因编码的多肽的丙酮酸脱羧酶活性降低。
9.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微生物包含对与至少一种丙酮酸脱羧酶(PDC)基因相关的调节区的修饰,其导致由所述基因编码的多肽的丙酮酸脱羧酶活性降低。
10.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微生物包含对转录调节子的修饰,其导致丙酮酸脱羧酶基因转录降低。
11.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微生物在所有丙酮酸脱羧酶(PDC)基因中包含突变,其导致由所述基因编码的多肽的丙酮酸脱羧酶活性降低。
12.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微生物经进一步工程改造从而表达将丙酮酸转化为异丁醇的异源代谢途径。
13.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微生物经进一步工程改造从而提高将丙酮酸转化为异丁醇的天然代谢途径的活性。
14.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微生物经进一步工程改造从而表达将丙酮酸转化为异丁醇的代谢途径,其中所述微生物包含至少一种由异源基因编码的酶和至少一种由天然基因编码的酶。
15.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经选择以包含将丙酮酸转化为异丁醇的天然代谢途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为酵母进化枝(Saccharomyces clade)的酵母微生物。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所述酵母微生物经选择从而以高于约10%的理论产率产生异丁醇。
18.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所述酵母微生物经选择从而以高于约20%的理论产率产生异丁醇。
19.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酵母微生物经选择从而以高于约50%的理论产率产生异丁醇。
20.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酵母微生物经工程改造从而与亲本生物体相比具有降低的丙酮酸脱羧酶(PDC)活性。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酵母微生物在至少一种丙酮酸脱羧酶(PDC)基因中包含突变,其导致由所述基因编码的多肽的丙酮酸脱羧酶活性降低。
22.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酵母微生物包含部分缺失的丙酮酸脱羧酶基因,其导致由所述基因编码的多肽的丙酮酸脱羧酶活性降低。
23.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酵母微生物完全缺失丙酮酸脱羧酶基因,其导致由所述基因编码的多肽的丙酮酸脱羧酶活性降低。
24.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酵母微生物包含对与至少一种丙酮酸脱羧酶基因相关的调节区的修饰,其导致由所述基因编码的多肽的丙酮酸脱羧酶活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734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优良磁性能的晶粒取向电工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STAT3表位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