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向导通半导体器件及用于制造这样的反向导通半导体器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27360.0 | 申请日: | 200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2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M·拉希摩;W·贾尼希;E·法贾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ABB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39 | 分类号: | H01L29/739;H01L21/331;H01L29/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朱海煜;徐予红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向导 半导体器件 用于 制造 这样 方法 | ||
1.一种用于制造反向导通半导体器件(10)的方法,其包括在第一导电类型的共用晶圆(11)上的续流二极管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其中所述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包括发射极侧(101)和集电极侧(102),其中
提供具有第一侧(111)和在所述第一侧(111)相对侧的第二侧(112)的所述晶圆(11),所述第一侧(111)形成所述发射极侧(101)而所述第二侧(112)形成所述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所述集电极侧(102),以及
对于在所述集电极侧(102)上所述反向导通半导体器件(10)的制造,进行以下步骤:
-在至少一与所述第三层(3)不同导电类型的第二层(2)在所述第二侧(112)上形成之前,至少一第一或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三层(3)或具有与所述第三层(3)相同导电类型并且是连续层的第一层(32)在所述第二侧(112)上形成,所述至少一第二和第三层(2、3)在完成的反向导通半导体器件(10)中交替设置,由此
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的荫罩掩模(12)应用在所述第二侧(112)上,所述荫罩掩模(12)不贴附到所述晶圆(11),并且然后所述至少一第三层(3)通过所述荫罩掩模(12)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形成或
所述第一层(32)在所述第二侧(112)上形成,然后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的荫罩掩模(12)应用在所述第一层(32)上并且作为所述完成的反向导通半导体器件(10)中的第二电接触(9)的一部分的至少一个导电岛(91)通过所述荫罩掩模(12)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形成,
所述至少一个导电岛(91)用作所述至少一第二层(2)的形成的掩模,并且由导电岛(91)覆盖的第一层(32)的那些部分形成所述至少一第三层(3),以及
-然后在所述第二侧(112)上形成第二电接触(9),其与所述至少一第二和第三层(2、3)直接电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反向导通半导体器件(10)的方法,特征在于,荫罩掩模(12)应用于所述至少一第三层(3)的制造,并且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三层(3)通过粒子沉积形成,特别地通过预掺杂非晶硅的粒子沉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造反向导通半导体器件(10)的方法,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第三层(3)的形成之后,所述荫罩掩模(12)用于至少一个导电岛(91)的形成,
并且在于,然后所述荫罩掩模(12)去除,并且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二层(2)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导电岛(91)作为掩模、特别地通过离子注入来形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造反向导通半导体器件(10)的方法,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第三层(3)的形成之后,所述荫罩掩模(12)去除,并且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二层(2)用所述至少一第二层(2)的掺杂不超过所述至少一第三层(3)的掺杂的这样的掺杂通过离子注入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反向导通半导体器件(10)的方法,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32)通过离子注入或通过粒子沉积、特别地是预掺杂非晶硅的粒子沉积来形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造反向导通半导体器件(10)的方法,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导电岛(91)的形成之后,所述荫罩掩模(12)去除,特征在于,不被导电岛(91)覆盖的所述第一层(32)的那些部分特别地通过蚀刻去除,并且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二层(2)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导电岛(91)作为掩模形成,特别地所述至少一第二层(2)通过注入形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造反向导通半导体器件(10)的方法,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导电岛(91)的形成之后,所述荫罩掩模(12)去除,并且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二层(2)用所述至少一第二层(2)的掺杂超过所述至少一第三层(3)的掺杂的这样的掺杂通过离子注入形成。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造反向导通半导体器件(10)的方法,特征在于
执行用于所述至少一第三层(3)或第一层(32)和/或所述至少一第二层(2)的激活的退火步骤。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造反向导通半导体器件(10)的方法,特征在于
用于所述至少一第二层(2)的激活的退火步骤与所述第二电接触(9)的形成同时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BB技术有限公司,未经ABB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73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