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式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28311.9 | 申请日: | 200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0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宫尾俊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宫尾俊辅 |
主分类号: | A62B18/02 | 分类号: | A62B1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口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层式口罩,该多层式口罩对细菌、病毒等的感染预防、花粉症对策、防止大气漂浮物的吸入等具有效果。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防止空气中的粉尘、花粉、细菌、病毒等经呼吸侵入人体的支气管,佩戴口罩是广为人知的,该口罩由在具有透气性的片材(织物)剪裁成一定形状的口罩本体上安装挂耳用的弹性绳而制成,并以覆盖住口鼻的方式佩戴。这种口罩在用于喉鼻等的保温、防止肉眼目视可见的屋尘以及粉尘等的吸入、或者在防止由佩戴者自身的咳嗽、喷嚏产生的唾液等分泌液而形成飞沫等的场合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是,近年随着新型流感病毒(例如,高毒性禽流感病毒(H5N1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病毒等)感染的扩大,需要具有优异抗菌抗病毒性的口罩。
作为这样的防病毒感染用口罩,例如,在日本专利第3901660号公报中揭示了一种口罩。该口罩(水蒸气发生器)为了更加积极地保护口喉鼻等组织,沿着口罩本体的表面安装有通过酸化反应的放热而发散出水蒸气的面状发热体。
还有,日本专利第4018599号公报揭示了一种利用带了静电的化纤口罩用部件来阻断病毒的口罩。日本实用新型第3137296号公报以及日本实用新型第3128583号公报中揭示了以将病原体病毒杀菌或者是抗菌为目的口罩。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上述以往的口罩,不能根本解决防止体长微小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侵入支气管这一问题。假设,对于这些以往的口罩,为了提高防止侵入的效果,而将片材(织物)等的层叠密度提高的话,会在令佩戴者呼吸所需的透气性降低的同时,也会使佩戴者口周的产生皮肤问题(病原体引起的皮肤粗糙、湿疹等)。
并且,如上述日本专利第3901660号公报中揭示,通过对口喉鼻等的保温,可以期望对于具有轻度毒性的细菌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但是对于流感病毒、高毒性禽流感病毒(H5N1)、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病毒等毒性非常强的病原体病毒,不能期望得到防止其侵入支气管、杀菌抗菌等效果。
并且,上述日本专利第4018599号公报中揭示了通过选择静电带电型部材作为构成多层式口罩的复数个的口罩用部件之一的化纤口罩用部件,从而从粉尘、流感病毒等病原体病毒中保护眼睛、口腔粘膜的内容。可是,同文献中揭示的口罩的构成,即使对于粉尘、病原体病毒等的侵入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效果,也不能达到使病原体病毒失活进而杀菌或抗菌的效果。
并且,上述日本实用新案第3137296号公报揭示了通过粘着贴纸将银离子发生部件安装到市售的无纺布口罩上这一内容,但是,该口罩的构成存在随着粘着贴纸的粘着力的下降带来的安装强度的劣化、以及粘着贴纸给口罩织物和银离子发生器带来各种不良影响的问题,令人无法安心使用。
另外,上述日本实用新案第3128583号公报揭示了利用银离子以及二氧化钛的光催化剂作用,利用银离子和光催化剂的协同作用来发挥杀菌抗菌的效果这一内容,但是同文献中记载的口罩的构成存在由于光催化剂的活性化需要太阳光,在暗光条件下二氧化钛不能发挥催化剂作用,进而也不能使银离子发挥作用的问题。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情况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确保佩戴者呼吸所需的透气性,又能够防止细菌、病毒侵入到佩戴者的支气管,并且具有优异的抗菌抗病毒性的多层式口罩。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通过这样来达到,即:一种多层式口罩,该口罩以矩形状的口罩本体覆盖住佩戴者的口鼻部的方式佩戴,且该口罩本体为由最外层、第1中间层、第2中间层以及最里层层叠而构成的薄型四层结构,其中:所述最外层由吸收大气漂浮物等的纺粘无纺布形成;所述第1中间层由带了静电的熔喷无纺布形成;所述第2中间层由含有由银离子以及沸石或者磷酸锆组成的无菌抗菌剂的熔喷无纺布形成;所述最里层由具有能防止所述口鼻部干燥的保湿性的纺粘无纺布形成。
并且,上述目的可这样有效地达到,即:构成所述口罩本体的各层,按照佩戴时从外到内依次为所述最外层、所述第1中间层、所述第2中间层、所述最里层的顺序层叠而成。
并且,上述目的可这样有效地达到,即:构成所述口罩本体的各层,按照佩戴时从外到内依次为所述最外层、所述第2中间层、所述第1中间层、所述最里层的顺序层叠而成。
并且,上述目的可这样有效地达到,即:构成所述口罩本体的各层具有沿横向形成的褶皱,且因该褶皱在纵向上能够伸缩。
并且,上述目的可这样有效地达到,即:在位于佩戴时佩戴者的鼻子附近的部分,所述口罩本体具有保持脸部形状的带状金属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宫尾俊辅,未经宫尾俊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83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离子体处理装置
- 下一篇:在数字地图图像上显示路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