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气压电离质谱仪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29237.2 | 申请日: | 2008-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7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向畑和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62 | 分类号: | G01N27/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气压 电离 质谱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电离液体样品的大气压离子源的质谱仪,更详细而言,涉及将液体样品导入到大气压离子源的样品导入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了质谱仪作为液相色谱的检测器的液相色谱-质谱仪中,为了电离液体样品而利用基于电喷雾电离法、大气压化学电离法等的大气压离子源。在执行分析时将来自液相色谱柱的洗脱液导入到质谱仪,在调谐质谱仪的各部时可在质谱仪中直接导入成分的种类、浓度已知的标准样品。这里,所述调谐是指为了校正m/z值、调节质谱分辨率、调节灵敏度等而设定最适的对各部的外加电压、电离探针的温度等条件。
作为向大气压离子源中直接导入标准样品的方法之一,有一直以来已知的加压送液法。加压送液法,通过加压管向容纳有标准样品(溶液)的密闭容器的液面之上的容器内空间导入规定压力的气体。该气体将标准样品的液面向下压,通过连通到液面下的送液管使标准样品送入到容器的外部(参照专利文献1)。
近年来,质谱仪的结构变得非常复杂,需要调谐的部位和项目也在不断地增多。其结果使得调谐所需的时间越来越长。据判断,在这样的状况中,在使用采用上述那样的加压送液法的样品导入装置导入标准样品时,检测信号中产生尖峰状的噪音。实施加压送液的时间越长,则这种尖峰状噪音的发生越显著。因此,可认为在调谐所需的时间短时上述噪音的影响不大,而在调谐所需的时间变长时会引起给适当的调谐带来障碍等大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47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在标准样品的加压送液时检测信号中产生的噪音,并能够进行准确的调谐的大气压电离质谱仪。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申请发明人通过各种实验得出如下见解:产生上述那样的尖峰状的噪音的原因在于加压中所用的气体溶解在样品稀释溶剂中并且该气体不稳定地出现的缘故。作为样品稀释溶剂,以往通常利用水和有机溶剂(甲醇等)的混合比率为各50%的混合液。此外,作为加压气体,使用在大气压电离质谱仪中被普遍利用的、易于操作且廉价的氮气。然而,在上述混合液和氮气的组合中,气体在混合液中的溶解量较多。因此,为了使气体在溶剂中的溶解量减少,本申请发明人从气体的种类和溶剂的种类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从而完成了本申请发明。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第1发明为一种大气压电离质谱仪,其特征在于,向容纳有样品溶液的容器的液面上部空间导入加压的气体,通过连通到样品溶液的液面下的送液管将样品溶液送入到大气压离子源,
作为样品溶液的溶剂,使用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液,该混合液中的有机溶剂的比率低于50%。
这里,有机溶剂为甲醇、乙腈、己烷、苯等。
通常,在大气压离子源中,从喷嘴前端向大气压气氛中使样品溶液进行喷雾,水的表面张力较大,因此,在仅以水为溶剂时,喷雾的液滴的尺寸变得过大。通过将有机溶剂与水混合,而降低表面张力,减小液滴的尺寸,从而能够良好地进行样品成分的离子化。从这方面出发,实际上必需在样品的稀释溶剂中混合有机溶剂。当有机溶剂的混合比率过低时,不能充分发挥上述那样的降低表面张力的效果,离子化效率变低。从此观点出发,混合液中的有机溶剂的混合比率优选为约10%以上。
另一方面,氮气对于水的溶解量,与氮气对于有机溶剂的溶解量相比为几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左右。因此,为了使氮气在样品溶液中的溶解量减少,较为理想的是有机溶剂的混合比率低于50%,且尽可能地减少。考虑上述有机溶剂的混合比率的下限时,有机溶剂的优选混合比率为10~30%左右。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第2发明为一种大气压电离质谱仪,其特征在于,向容纳有样品溶液的容器的液面上部空间导入加压的气体,通过连通到样品溶液的液面下的送液管将样品溶液送入到大气压离子源,
作为所述加压用的气体,使用氦气。
氦气与氮气相比,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量为几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左右。因此,即使使用与以往同样的、例如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比率为各50%的混合液样品作为样品稀释溶剂,通过使用氦气代替氮气作为加压气体也能够充分降低加压气体在样品溶液中的溶解量。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92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