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肝散的生物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30008.2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6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五十岚康;川上善治;寺胁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津村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A61K36/18;A61K36/48;A61P25/28;A61P43/00;G01N33/15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抑肝散 生物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抑肝散的测定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测定方法,该测定方法利用对谷氨酸受体的作用,能定量地评价中药制剂抑肝散的生理活性值(药理活性值)。
背景技术
中药是将生药混合而成的药品,其活性成分并没有完全确定。此外,由于并不限于仅以单一的活性成分发挥效果,有时也共同起作用,因此为了保证其品质,需要能够对中药整体进行评价的测定方法(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在该测定方法中,有测定个别的成分后对它们进行综合性评价的方法和采用生物材料来评价生理活性的生物测定。而且在生物测定中,有生物体内(体内,in vivo)试验和试管内(体外,in vitro)试验,但生物体内试验的体系在试验设施、试验动物、处理能力等方面存在各种限制,用于中药的品质评价时伴随有困难。
另一方面,在试管内试验的体系中,由于不需要特殊的设施,且短时间内能获得稳定的试验结果,因此寻求利用该体系来建立生物测定法,实际上关于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的生物测定法已有报道(专利文献3)。但是,对于自身由包含多种有效成分的生药组合而成的中药来说,还没有发现通常适用的生物测定体系,因而期待建立该生物测定体系。
例如,中药制剂抑肝散通常为具有以下组成的生药混合物或其提取物,进而根据需要含有赋形剂等药用载体、其他制剂上可使用的成分,但关于该制剂,也还没有发现合适的生物测定体系,为了保证更佳的品质,期望开发出其生物测定体系。
[表1]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0-512621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1-521876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5-52048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发现能够保证抑肝散的更高品质的、利用试管内试验的生物测定体系。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对抑肝散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认识到,抑肝散具有与谷氨酸受体的结合活性,且该结合活性依赖于抑肝散的用量。此外,认识到抑肝散的构成生药即柴胡、川芎、当归、甘草等也具有与谷氨酸受体的结合活性,且对于每种谷氨酸受体而言,引起结合活性的生药不相同。并且发现,应用该见解,能够建立抑肝散、或柴胡、川芎、当归、甘草或者含有这些生药的待测试样的生物测定方法,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为一种抑肝散的生物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标记配体和抑肝散竞争性作用于表达谷氨酸受体的细胞或细胞膜,从而测定抑肝散的结合活性,并由该值评价抑肝散的药理活性值。
此外本发明为一种至少含有柴胡、川芎、当归或甘草的待测试样的生物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标记配体和至少含有柴胡、川芎、当归或甘草的待测试样竞争性作用于表达谷氨酸受体的细胞或细胞膜,从而测定待测试样的受体结合活性,并由该值评价待测试样的药理活性值。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生物测定方法,能够不受试验设施、试验动物、处理能力等的限制,通过试管内试验简便且稳定地求出抑肝散或含有作为抑肝散等的构成生药的柴胡、川芎、当归、和甘草的待测试样的生理活性值(药理活性值)。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抑肝散的各谷氨酸受体的结合活性的图。其中,非选择性结合是指对离子通道型受体和代谢型受体这两者的非选择性结合。
图2是表示构成抑肝散的7种生药的各谷氨酸受体结合活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抑肝散的生物测定方法通过使用表达谷氨酸受体的细胞或细胞膜来测定该受体和抑肝散的结合活性,从而评价抑肝散的药理活性值。
具体而言,能够利用以下方法:使标记配体和抑肝散竞争性作用于表达谷氨酸受体的细胞或细胞膜,由结合的标记配体量来测定抑肝散的结合活性。
更具体而言,使标记配体和抑肝散竞争性地与在细胞或细胞膜中表达的谷氨酸受体反应,由仅存在标记配体时的特异性结合量和竞争后的标记配体结合量之差来测定抑肝散的结合活性值。
本发明中使用的谷氨酸受体,可以根据药理学的标准进行分类。即,已知谷氨酸介由离子通道型受体和代谢型受体这两种主要的受体来传递其作用。而且,离子通道型受体可以根据受体的药理学和功能性质进一步分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津村,未经株式会社津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300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