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假发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30253.3 | 申请日: | 2008-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8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星名虹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莱兹富奥 |
主分类号: | A41G3/00 | 分类号: | A41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假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相关领域是假发,其特征为,佩戴假发的里面里无需设置新的隔离层,也能防止假发的毛发直接接触皮肤。
背景技术
假发以佩戴于人体头部的假发底(基础网层)上植入毛发为组成。使用于假发底的材料,比如有合成树脂或合成橡皮的薄膜;另外还有,以合成纤维编织成的编织物以及网状物等。
植入毛发的方法,可以举只在假发底上穿通而成的V字植入法(参照专利文献1)。
如果使用这种V字植入法,就能防止假发底表面上结扣的形成,能有效地仿效头皮上长出毛发似的效果。
可是,V字植入法的缺点在于,由于毛发只插通在假发底上,用手指或用梳子梳头也很容易掉发。因此,为了固定毛发,通常采用植入毛发以后在假发底的佩戴面上涂上以有机溶剂稀释的粘胶溶液的方法。其后果带来透气性差、头部闷热、佩带感觉不良等现象。
毛发的植入方法还有,如图1所示,在形成假发底的网眼状的线状物12上把毛发11一根一根缠结而成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2)。如果采取这种方法,由于假发底的佩戴面12A形成了网眼状,透气性很好,但是毛发11就会通过线状物12的佩戴面12A的外侧。
因此,使用者佩戴假发时,通过佩戴面12A外侧的毛发11就会直接接触头皮,压迫头皮,带来不适感和刺痒感,有时还能引发过敏性皮肤炎。
而且,通过佩戴面12A的毛发11直接接触头皮,所以必然要经常洗发。结果,通过佩戴面12A外侧的毛发11会容易受损,也容易掉发。
为了防止这种弊端,通常采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比如,在线状物12的佩戴面12A上,加设一层用绢料制成的被覆层似的保护层13,来防止通过佩戴面12A外侧的毛发11不直接接触头皮。
专利文献1:2006-1832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2006-1938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如果新加设一层保护层13,就会增加制造工程,导致增加制造成本的结果。
不仅如此,还会加重假发全体的重量,由于不透风而引起头部闷热,恶化佩戴感。
本发明顾及到上述状况,研制出了无需在佩戴面上设置新层,也可以防止毛发直接接触头皮的假发。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侧面是,备有网眼状上设置至少2种粗度不同的线状物而构成的假发底以及植入在上述假发底的毛发;上述的毛发固定在上述线状物中比较细的线状物的外侧,没有固定上述毛发的线状物的粗度比上述固定毛发的线状物加上上述毛发的粗度的和大的假发。
本发明的第二侧面是,备有佩戴在人体头部的假发底和植入假发底的毛发;上述假发底以网眼状物上设置复数的线编织成的线状物而构成;上述毛发的固定位置在上述的复数线中最接近佩戴面侧的线以外的线上。
在本发明的第1侧面,假发底上植入毛发的方法采取,以网眼状上设置至少2种不同粗度的线状物而构成的假发底上,上述的毛发固定在上述线状物中比较细的线状物的外侧上的方法。另外,没有固定毛发的线状物的粗度比,固定毛发的线状物粗度加上毛发粗度的和粗。
在本发明的第2侧面,假发底上植入毛发的方法采取,网眼状物上设置复数的线编织成的假发底上,毛发固定在上述的复数线中最接近佩戴面侧的线以外的线上。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无需在佩戴面上设置新层,也可以防止毛发直接接触头皮。因此,无需增加制造成本,就能提高佩戴感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关于从前的植入方法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2]设置了保护层的假发底的示意图。
图3]显示适用于本发明假发底的实施形态之一的构成,是上面图。
[图4]图3假发底上植入毛发方法的说明图。
[图5]细线状物和粗线状物的其他配置例的示意图。
[图6]显示适用于本发明的假发底的其他实施形态之一的构成,是上面图。
[图7]图6的线状物上植入毛发方法的示意图。
[图8]图6的假发底上植入毛发方法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31假发底,35毛发,41假发底
具体实施方式
[图3]显示适用于本发明的假发底的实施形态之一的构成,是上面图。另外,在图3为了便于说明,用图显示了假发底31的一部分,实际上,假发底31的形状相似于人体头部的没有毛发的部分以及头部全体的形状。这点在下述的图5以及图6上也是同样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莱兹富奥,未经株式会社莱兹富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302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