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各向同性沥青系碳纤维织物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30823.9 | 申请日: | 200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1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冈田康;有本嘉裕;长山启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吴羽 |
主分类号: | D03D15/12 | 分类号: | D03D15/12;D01F9/14;D02J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田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各向同性 沥青 碳纤维 织物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各向同性沥青系碳纤维织物,单位面积质量为200g/m2~700g/m2,厚度为0.35mm~3.6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向同性沥青系碳纤维织物,厚度为0.35mm~2.00mm。
3.一种各向同性沥青系碳纤维织物的制造方法,所述各向同性沥青系碳纤维织物的单位面积质量为200g/m2~700g/m2,厚度为0.35mm~3.65mm,包括下述工序:
使用梳棉机,对各向同性沥青系碳纤维毡进行拉伸、梳棉处理,形成第1纱条的工序;
用第1并条机拉伸上述第1纱条形成第2纱条,接着用第2并条机拉伸该第2纱条形成第3纱条的工序;
用精纺机拉伸最后得到的纱条,形成纤度为30~1500tex的细纱的工序;和
织造该细纱的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将上述第2并条机拉伸得到的第3纱条用第3并条机拉伸形成第4纱条的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将上述第3并条机拉伸得到的第4纱条用第4并条机拉伸形成第5纱条的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上述第1并条机的拉伸倍率为2.0~10.0倍,上述第2并条机的拉伸倍率为2.0~10.0倍,上述精纺机的拉伸倍率为10.0~20.0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上述第3并条机的拉伸倍率为1.0~7.0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4并条机的拉伸倍率为1.0~7.0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上述使用梳棉机进行拉伸、梳棉处理的各向同性沥青系碳纤维毡,是使用离心纺纱机将各向同性沥青系碳纤维熔融纺纱,拉伸后,使各向同性沥青系碳纤维在传送带上堆积形成各向同性沥青系碳纤维毡,接着进行不融化,烧成而得到的产品,上述离心纺纱机具备旋转转子和传送带,所述旋转转子利用离心力使得沥青喷出,所述输送带使得从上述旋转转子喷出的沥青堆积,该传送带在沿行进方向移动的同时,还沿与行进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横向移动(往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吴羽,未经株式会社吴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3082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鞋底、由其制成的鞋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波动型直线运动机构和把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