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用曳引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31060.X | 申请日: | 200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0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康树;户谷光利;浦川英彦;多田顺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9/22 | 分类号: | H02K9/22;B66B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曳引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内部装配有制动器的电梯用曳引机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曳引机具备:定子,该定子设于作为封闭结构的固定框体的外壳内;作为旋转体的转子,该转子装备在外壳内,并且在该转子与定子对置地配置有场磁铁,在该转子的一侧设有驱动绳轮;以及制动器,该制动器配置于所述转子的内表面侧。此外,曳引机具备:静止侧热管,其贯穿外壳的与定子对置的侧面地设置;以及旋转侧热管,其贯穿转子的与外壳侧对置的侧面地设置。并且,通过静止侧热管将外壳内的热向外部散出,通过旋转侧热管将转子内的热向外部散出。(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现有的永久磁铁旋转型电动机具备:安装于固定框体的定子;和与该定子对置地配置有场磁铁的转子。并且,在转子的内周面设有冷却翅片,或者在转子的周向设有热管。并且,冷却翅片通过转子的旋转而旋转,从而冷却风进行搅拌,对由定子产生的热进行散热。此外,还借助于转子的热管散热。(参照专利文献2)
此外,其他现有的永久磁铁旋转型电动机具备:设于固定框体内的定子;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固定框体的轴;以及装配于该轴、且与定子对置地配置有场磁铁的转子。此外,在轴的内部设有热管,使该热管的一端向旋转电动机的外部突出,并且在该突出部分具备冷却翅片。并且,与冷却翅片对置地设有电动送风机,利用该电动送风机冷却固定框体和热管的冷却翅片。由此冷却了旋转电动机。(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01615号公报(第2-3页,图2)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298736号公报(第3页,图1、图2)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8411号公报
如上所述,专利文献1的发明中,在静止侧和旋转侧两侧设置有热管,部件数量多,并且由于是借助自然空冷进行冷却,因而存在着与借助送风等的强制性冷却方法相比冷却性低的问题。
此外,专利文献2的发明中,由定子产生的热经由设于转子的冷却翅片或热管散热,然而由于没有对安装有定子的固定框体本身进行冷却的结构,因此存在着冷却性低的问题。
此外,专利文献3的发明中,虽然是以电动送风机对热管的冷却翅片进行强制性地冷却,然而不得不设置电动送风机,存在着构成部件增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点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以较少的结构高效地对曳引机的发热进行冷却。
在本发明涉及的电梯用曳引机中,在立起设置于固定框体的中心部的主轴,经由轴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有旋转体,并且由设于固定框体的定子和设于旋转体且与定子对置配置的场磁铁构成电动机。并且,在主轴的内部设有热管,该热管的一部分向主轴的外部突出,在该突出部设有散热翅片。并且,冷却翅片配置在该散热翅片的周围且设于旋转体。
本发明中,将由曳引机产生的热经由热管引导至散热翅片,并借助由旋转体的旋转而引起的冷却翅片的旋转,来产生冷却风,该冷却风对散热翅片的热进行散热,从而冷却曳引机。由此,无需另行设置用于对发热进行冷却的送风机,能够以较少的结构高效地对曳引机的发热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曳引机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A-A截面的图。
图3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曳引机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图3的B-B截面的图。
图5是示出冷却翅片20的一部分的放大图,是说明冷却风产生的形态的图。
图6是示出冷却翅片20的一部分的放大图,是说明冷却风产生的形态的图。
图7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曳引机的主视图。
图8是示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曳引机的侧面的纵截面的图。
图9是示出图8的C-C截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曳引机的主视图。图2是示出图1的A-A截面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310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油基钻井液用随钻防漏剂及应用
- 下一篇:电气驱动式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