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31508.8 | 申请日: | 200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7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柴田益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马建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装置,该电梯装置利用制动控制装置控制对轿厢进行制动的制动力。
背景技术
通常在电梯发生了异常时,利用制动器的制动力对轿厢进行制动,使轿厢减速停止。以往提出了一种电梯制动装置,为了减小在基于制动动作的减速停止时对轿厢的冲击,对制动器的制动力进行控制,使得轿厢的减速度达到预定值。制动器的制动力的控制是通过对速度检测器的输出与减速指令值进行比较来进行的,该速度检测器检测使轿厢移动的轿厢驱动用电动机的速度(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57211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电梯制动装置中,利用共同的制动控制装置进行异常时的轿厢减速停止控制、和通常时的轿厢减速停止控制,因此,在制动控制装置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在需要使轿厢停止的电梯异常时,有可能不能利用制动器强制使轿厢停止。另外,虽然通过利用多个制动控制装置来控制轿厢的减速停止,能够提高轿厢停止控制的可靠性,但是导致结构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能够在电梯异常时使轿厢更可靠地停止,并且,能够抑制制动控制装置的结构复杂化。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轿厢,其能够在井道内移动;制动装置,其具有制动线圈,通过停止对制动线圈通电而产生对轿厢进行制动的制动力,通过对制动线圈通电而停止产生制动力;以及制动控制装置,其具有第1制动控制单元和第2制动控制单元,该第1制动控制单元通过调整对制动线圈的通电量来进行制动力的控制,该第2制动控制单元包括多个运算单元,该多个运算单元根据来自预定的检测单元的信息独立地判定电梯有无异常,在判定为电梯异常时,进行停止对制动线圈通电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制动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说明图2的第1制动控制单元的运算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说明图2的第1计算机单元的运算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对于图1的轿厢的速度、轿厢的加速度、图2的调整用开关的状态以及第1继电器接点的状态,分别表示通常运转时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6是对于图1的轿厢的速度、轿厢的加速度、图2的调整用开关的状态以及第1继电器接点的状态,分别表示在轿厢的加速度发生异常时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在图中,在井道1内利用悬挂单元4悬挂着轿厢2和对重3。悬挂单元4可以采用例如绳索、带(belt)等。在井道1的上部设有使轿厢2和对重3移动的曳引机(驱动装置)5和偏导器轮6。
曳引机5具有电机7和通过电机7而旋转的驱动绳轮8。悬挂单元4卷绕在驱动绳轮8和偏导器轮6上。通过驱动绳轮8旋转,轿厢2和对重3在井道1内移动。
在轿厢2设有轿厢出入口9、和对轿厢出入口9进行开闭的一对轿厢门10。各个轿厢门10借助安装于轿厢2的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在将轿厢出入口9关闭的关门位置、和将轿厢出入口9打开的开门位置之间位移。
在各个楼层的层站设有层站出入口、和对层站出入口进行开闭的一对层站门(都未图示)。在井道1内,关于轿厢2的移动方向设定有与各个层站的位置对应的预定的可开门关门区间。在轿厢2位于可开门关门区间内时,轿厢门10能够关于水平方向与层站门卡合。因此,在轿厢2位于可开门关门区间内时,通过使轿厢门在关门位置和开门位置之间位移,层站门与轿厢门卡合着相对于层站出入口位移。通过层站门与轿厢门卡合着位移,层站出入口被打开/关闭。在轿厢2位于可开门关门区间之外时,不能进行轿厢门10与层站门的卡合。
在曳引机5设有对驱动绳轮8的旋转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11。制动装置11具有:制动盘(旋转体)12,其与驱动绳轮8一体地旋转;制动部件13,其能够向与制动盘12接触/离开的方向位移;制动弹簧(施力体),其向与制动盘12相接的方向对制动部件13施力;以及制动线圈,其抗拒制动弹簧的施力,使制动部件13向离开制动盘12的方向位移。
在停止对制动线圈通电时,制动部件13借助制动弹簧的施力而与制动盘12接触。通过制动部件13与制动盘12接触,对制动盘12的旋转进行制动。对轿厢2进行制动的制动力是通过对制动盘12的旋转进行制动而产生的。并且,通过对制动线圈进行通电,制动部件13抗拒制动弹簧的施力,向离开制动盘12的方向位移。对轿厢2进行制动的制动力的产生随着制动部件13离开制动盘12而停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315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