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根据环境条件执行基于区域的工作负荷调度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31724.2 | 申请日: | 200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7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C.E.巴什;G.H.富尔马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5/16 | 分类号: | G06F15/16;G06F9/4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胡莉莉;王洪斌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根据 环境 条件 执行 基于 区域 工作 负荷 调度 | ||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可以被定义为容纳被布置在多个机架中的计算机的场所、例如房间(或多个房间)。这些机架被配置成容纳相对大数目的电子设备(例如计算机、存储设备、电信设备等等),这些电子设备包含在操作期间散热的组件(例如印刷电路板、电源、处理器等等)。
诸如空调单元之类的冷却单元通常被用来冷却经过加热的空气,并且被用来把经过冷却的空气供给所述电子设备。通常经由被安置在集气室(plenum)上方的地板中的一系列通风砖(vent tile)来供给经过冷却的空气,所述集气室把气流从空气冷却单元引导到所述通风砖。在传统上,通常针对最坏情况或峰值负荷情形来供应及操作冷却单元。由于通常的数据中心操作仅仅利用所述数据中心内的小部分电子设备,所以针对最坏情况或峰值负荷情形来供应冷却单元的做法常常不够高效。
此外,在某些常规实施方式中,通常按照随机方式或者基于遵循电子设备可用性的方案来为所述机架中的电子设备安排(place)工作负荷。因此,常规的系统通常为电子设备安排工作负荷,并且随后根据被供给回到冷却单元的气流的温度变化来减少或增加冷却单元操作。按照这种方式操作冷却单元的效率不高,这是因为所述冷却单元通常消耗的能量的量多于用于使电子设备足够冷却所需的能量的量。
在某些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计算冷却效率指数,以使得能够根据所述指数来为计算机分配工作负荷。所述指数可以标识出局部热点和热空气再循环,或者可替换地,所述指数可以使得能够对数据中心内的最为高效的位置进行排序以便安排工作负荷。但是这样的方法通常集中于在每个电子设备的基础上安排新的工作负荷,而并没有考虑到以下事实:从中去除工作负荷的一个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可被具有相对高的工作负荷(并且因此可能具有高冷却需求)的其它电子设备所包围。即使已从第一电子设备中去除了工作负荷,周围的电子设备仍然可继续有高冷却需求。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的附图通过举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电子设备和冷却管理系统的数据中心的简化透视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基于区域的工作负荷管理和热管理的第一技术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数据中心内的被划分成多个区域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基于区域的工作负荷管理和热管理的第二技术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基于区域的工作负荷管理和热管理的第三技术的流程图;以及
图6是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包括用于执行任务的软件模块的示例性计算机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某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制或技术来根据包括电子设备的系统的环境条件在(可能位于数据中心或其它设施中的)的系统的电子设备上执行基于区域的工作负荷调度。“工作负荷”指的是通常具有某个相当大的持续时间的请求、事务、批处理计算工作或者可以在电子设备中执行的任何活动。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等等。所述系统可以是(包括计算机,例如诸如刀片服务器之类的计算机服务器的)处理系统、(包括存储设备的)存储系统、(包括web服务器的)基于web的系统等等。基于区域的工作负荷调度考虑到针对相对应的电子设备区域所计算的冷却效率。“电子设备”指的是可以针对工作负荷被调度的那些设备。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的电子设备被划分成多个区域(其中每个区域都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举例来说,图3示出了把四个机架302-308中的计算机系统划分成一组区域310-320的实例。为电子设备计算把位于相对应的区域内的其它电子设备包括在内的基于区域的冷却效率。换句话说,对于每个特定的电子设备,为该特定电子设备计算的基于区域的冷却效率把来自包含该特定电子设备的区域中的其它电子设备的贡献包括在内。由工作负荷安排控制器根据所述基于区域的冷却效率来为电子设备安排工作负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普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惠普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317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