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片材形成成形制品的方法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32615.2 | 申请日: | 200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4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A·M·弗雷德霍姆;C·皮尔隆;T·达努克斯;P·赫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35 | 分类号: | C03B23/03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沙永生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成 成形 制品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用来形成成形制品的方法和设备。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用来形成可以包括薄壁的成形玻璃基制品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成型是一种用来制造成形物体的常用技术。精密成型适合用来形成成形的玻璃制品,特别当需要具有高尺寸精度和高质量表面光洁度的最终玻璃制品时。在精密成型中,在一对模具表面之间对总体几何形状与最终玻璃制品类似的玻璃预成形件进行压制,以形成最终的玻璃制品。该工艺需要高度的精确性将玻璃预成形件送到模具中,还需要精密研磨和抛光的模具表面,因此成本很高。压模法基于用柱塞将一团熔融玻璃压制成所需的形状,该方法可以用来以较低的成本制造成形的玻璃制品,但是压模法通常无法达到精密成型所能达到的高公差和光学质量。在需要将熔融玻璃铺展得很薄以制造具有复杂曲率的薄壁玻璃制品的情况下,在获得最终的所需形状之前,所述熔融玻璃可能会变冷,或者形成冷的外皮。通过对一团熔融玻璃进行压模而形成的成形玻璃制品可能表现出以下的一种或多种缺陷:切痕、翘曲、由于表面质量低造成的光学扭曲、以及总体的低尺寸精度。人们还通过将玻璃板压入模具中来形成成形玻璃制品。
发明概述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成形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包括间隔的阳模的阵列的容器,所述各个阳模具有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包括限定成形制品的内部的轮廓。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玻璃基材料的片材设置在容器上,使得在所述片材和容器之间限定出封闭的体积,所述封闭的体积包围了所述间隔的阳模的阵列。该方法包括对封闭的体积施加真空,通过真空使得片材弯垂到阳模的外表面上,并进入阳模之间的空间,形成成形制品的阵列,所述成形制品在片材的一部分通过弯垂的连接片(web)互连,其中所述弯垂的连接片延伸至低于所述成形制品的阵列的底部。所述方法包括将成形制品的阵列与阳模分离,修整掉所述弯垂的连接片,从而将成形制品的阵列分离成独立的成形制品。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制造成形制品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包括至少一个真空口,以及用来接受玻璃基材料片的表面。所述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支承在容器内的阳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阳模具有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具有限定所述成形制品的内部的轮廓。所述设备包括在所述容器和所述至少一个阳模之间限定的开放体积。所述开放体积与所述真空口连通。
从下述发明详述和所附权利要求书很容易了解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
附图简要说明
下文所述的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但是不应认为它们限制了本发明的范围,因为本发明还包括其它同样有效的实施方式。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附图的某些特征和某些视图可能按比例放大显示或以示意性方式显示。
图1是用来制造成形制品的设备的顶视图。
图2是沿着直线2-2获得的图1的截面图。
图3是阳模的透视图。
图4显示悬挂在用来制造成形制品的设备上方的材料片。
图5显示放置在设备的容器上的图4的片材。
图6显示弯垂到阳模上的图5的片材。
图7显示对图6的片材中的连接片施加的作用力。
图8是互连的成形制品的部分阵列。
图9显示单独的成形的制品。
发明详述
以下,将关于附图所示的几个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在描述实施方式时,叙述许多具体细节是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但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或全部的情况下实施。在其它情况中,为了不使本发明难理解,没有详细描述众所周知的特征和/或工艺步骤。此外,类似或相同的附图编号用于标识共有或类似的零件。
图1是用来制造成形制品的设备100的顶视图。所述成形制品可以由玻璃基材料制造,例如由玻璃或玻璃-陶瓷制造。设备100包括容器102,所述容器102包括侧壁104和底壁106。容器102可以由耐热性坚固材料制造。图2是设备100的垂直截面图。如图2所示,所述容器102包括真空口108。一般来说,所述容器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真空口108。所述真空口108可以如图所示位于底壁106中,以及/或者可以位于侧壁104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326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局部辅酶Q10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用于机动车辆的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