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件装订用的封面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0526.9 | 申请日: | 200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0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明翰 |
主分类号: | B42F13/00 | 分类号: | B42F13/00;B42F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牟长林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安***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件 装订 封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改良夹掣条装订方式的封面结构设计,尤其是关于封面单靠夹掣条,而无须夹掣片的配合即可将文件装订于封面里的文件装订用的封面。
背景技术
按,如图1所示,利用夹掣条30与夹掣片40来装订文件100,是办公室人员习以为常的一件事,其由夹掣条30利用两端部301穿过文件100及夹掣片40后向两侧弯折,接着由扣件401推掣限位而成,不过因为夹掣片40的体积庞大、扣件401向上突出,致使文件100无法平整的堆叠在一起,因此造成文件100堆叠不易的问题,严重困扰着办公人员。
其次,如图2所示,其是另一种体积较小,平整性较佳的夹掣片40的使用方式。尽管如此,文件100堆叠时,仍然会很容易因为彼此挤压摩擦的关系而使夹掣片40上的扣件401受到拉扯,致而使文件100发生松脱的情况。
于是便有人设计出一种如图3所示的文件装订封面A,在封面A上靠近中央对折处的侧边上设置有数个可与文件100装订部上的穿孔彼此对应的穿孔,并将夹掣片40改进成一不再具有扣件401的薄型片体,将文件100置入封面A里,将夹掣条30的两端部301从封面A的外侧由外往内依序装订经过封面A、文件100,最后通过夹掣片40上的穿孔后往两侧弯折,而完成文件的装订程序。这种封面A确实改进了文件100装订后的平整性问题,但也因为取消了扣件401的使用,而使得露出在文件100装订部位上的夹掣条30的两端部301无法稳固的定位。在封面A里,文件100装订部位上的夹掣条30的两端部301主要是依靠封面A合上时,利用封面A压迫夹掣条30的两端部301的力量来让该两端部301获得定位的效果,一旦当封面A呈现打开状态时,该两端部301就失去了定位的功能,同时也失去了夹掣文件100的功用,这种情形最常发生在文件100不慎掉落地面的情况,因此如图3所示的装订方法,是上述三种现有方式,夹掣效果最差的一种,也因此,一般都使用在文件数量不多的情况。
上述三种现有的夹掣条30的使用方式,都是利用夹掣片40而达到将夹掣条30的两端部301固定,进而达到夹掣文件100的目的,然而夹掣片40通常具有一定的体积,所以会影响到文件100装订完成后外观的平整性,而不利堆叠;若是为了考虑文件100装订后的平整性,势必使用如图3所示的薄型片体式的夹掣片40,但是又会因此而降低了夹掣条30夹掣文件100的能力,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封面结构,使文件100在使用夹掣条30装订文件时,可以兼顾夹掣条30的夹掣效果与文件100外观的平整性,在装订后能避免上述缺点,便成为本发明的主要发明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须使用夹掣片,即可供夹掣条装订文件使用的封面结构。
本发明至少具有一第一包覆部、一第二包覆部与一装订片,其中第一、第二包覆部的中间至少具有一条折线,使第一、第二包覆部可以沿此折线弯折,封面的内侧边上连接该装订片,其可设于第一包覆部或第二包覆部或折线上,此装订片的宽度小于第一或第二包覆部的宽度,且装订片设置有数个穿孔,且此装订片的两侧边,或第一、第二包覆部相对应于该装订片的侧边上,至少有一侧边上设置有一自粘条;据此实施时,文件的装订部穿孔对齐该装订片的穿孔,然后将夹掣条的两端部依序装订通过文件、装订片的穿孔后,往两侧弯折而贴附在装订片面对第一或第二包覆部的侧边上,然后利用该自粘条将装订片与第一或第二包覆部贴合在一起,而形成一封闭空间,并将贴附于装订片上的夹掣条的两端部包覆于该封闭空间中,借此,无须夹掣片的协助即可成功地使夹掣条的两端部稳固的定位于装订片上,而具有降低夹掣条使用成本的优点,且装订后的文件外观可以保持平整,合乎美观上的要求,并方便装订后文件堆叠等多项优点。
承上,若将第一、第二包覆部的面积适当地放大,使第一、第二包覆部的面积可以对应被装订文件的面积,如此,则第一、第二包覆部便可分别作为文件装订完成后的封面与封底使用。也可以在第一、第二包覆部的对折中央处设置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折线,以利装订封面可以对应文件的数量而形成一具有适当高度的书背,而更方便文件的装订使用。同时,该装订片与封面的连接处,也可以改成连接在书背上,只要不妨碍装订片与第一或第二包覆部利用自粘条贴合就可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明翰,未经吴明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05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