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直接判断的气垫鞋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0910000539.6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9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罗枝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合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20 | 分类号: | A43B13/20;A43B7/3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判断 气垫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垫鞋,尤其涉及一种可直接判断的气垫鞋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运动员脚部受到伤害,导致运动必需品球鞋的缓冲、避震 需求日益普及,而涉及到球鞋的缓冲、避震结构,市售的球鞋多半于鞋 跟部位填充气压循环式的避震结构,或利用各式具弹性材质所制的塑性 弹块,或采用圆形避震弹簧等做为缓冲、避震辅助结构体;
然而,以目前技术而言,最具缓冲效果的鞋垫设计方式,莫过于以 气体提供缓冲的气垫结构,其它的缓冲方式尚有P U材质等或弹簧等吸 震垫等设计,但其效果仍难与气垫相提并论,且气垫更可配合设置有透 气散热等辅助效果,如此可知其余吸震方式更难望其项背,上述P U材 质或弹簧等吸震方式,往往仍需要配合气垫方可达到有效的吸震功效。
而不论是单独以气垫做为吸震缓冲,或以气垫配合P U材质或弹簧 等方式为之,各式以气体为主做为吸震缓冲的设计虽有其功效上独特良 善之处,然而,因气体属流体且无固定形态,必然需要以一弹性的气囊 将之包覆,否则无法使用,一但气囊破裂,则气垫便失去作用,且连带 使整双鞋体皆需汰换,如此价格不斐的鞋体仅因其中一只鞋体的气垫损 坏,便需整双更换实不符经济效益;
甚至亦有业者因气垫设计较难或成本较高,而却乏气垫又难以在市 场上与其它品牌鞋体竞争,故其生产的鞋体虽号称具有气垫,但却以其 它吸震垫方式代替之,如此的投机行为亦足令消费者却步难以决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 陷,而提供一种可直接判断的气垫鞋结构,若使用者需确认本发明是否 有气垫体存在,或气垫体是否有损坏时,可直接将该鞋垫体掀开,若有 需要亦可直接拆换该气垫体,而可节省费用并提供使用者直接判断气垫 体的功效。
为达成前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包括一鞋体、一气垫体以及一鞋垫 体;该鞋体具有一外部层,借该外部层以围合出一鞋形的外轮廓,且该 鞋体于外部层中留有一未密闭的穿伸口供使用者穿着,该鞋体以该外部 层所围合的内部空间形成一与穿伸口连接的鞋空间,该鞋空间供使用者 足部容置;该鞋体于外部层下端设有一大底,该大底将鞋空间下端封闭, 且该大底在与鞋空间连接之处为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则依其位置 区分为一前段以及一后段,其中该前段是对应至鞋体前端供脚趾容置处, 而该后段则是对应至鞋体后端供脚跟容置处;该大底于后段设有一气孔 区,该气孔区具有数个气孔,且其略为凹陷;该气垫体包括一气囊部以 及一充气部,该气囊部与充气部之间设有一连接件,该连接件导通气囊 部与充气部,待该充气部受压力时,可供充气部的气体流向气囊部;该 气囊部内设有数个小气室而可配合气囊部内的气体提供缓冲吸震效果; 该充气部内设有一弹性件,其可为发泡材质或弹簧,本实施例中其为一 弹簧且该弹性件是呈双涡形,亦即该弹性件为一两端较大而中央较小的 形态,该弹性件可提供充气部受压后回复的弹性力量;该充气部设有一 吸气管,以吸入气体达到循环的功效;该气垫体为一独立的结构,而可 组设于鞋体容置空间内或拆换出;该鞋垫体与鞋体大底形状相互对应, 且该鞋垫体是呈可移除的方式覆盖于容置空间上,且一并覆盖该气垫体; 该鞋垫体在对应该气孔区之处设有一凹槽,该气孔区与凹槽供充气部容 置;本发明在组装时,其是将该气垫体置于该大底的容置空间内,该气 垫体的气囊部不具充气部的一端是设置于该前段,而该充气部则是设置 于该后段的气孔区与凹槽之间,令气垫体可定位于容置空间内,最后再 以该鞋垫体覆盖该容置空间,便可供使用者穿着。若使用者需确认本发 明是否有气垫体存在,或气垫体是否有损坏时,可直接将该鞋垫体掀开, 若有需要亦可直接拆换该气垫体,而可节省费用并提供使用者直接判断 气垫体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外观立体透视图。
图3是图2所示A B线段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判断或拆换气垫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鞋体1 外部层10 穿伸口11
鞋空间12 大底13 容置空间14
前段15 后段16 气孔区17
气垫体2 气囊部20 充气部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合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欣合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05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