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聚合隧道链路实现的互联网接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0671.7 | 申请日: | 200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8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宋非;王晓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非;王晓岚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12/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7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聚合 隧道 实现 互联网 接入 方法 | ||
1.一种实现网络服务的连接方法,其中在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通过INTERNET建立 一点到多点的隧道连接,通过链路聚合的方式将隧道聚合成单一链路,并最终通 过该链路实现网络服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客户端通过N条物理线路连接入INTERNET,其中N≥1;
第二步,在客户端的每条线路上都建立到服务端设备组的不同设备的唯一隧道;
第三步,服务端设备组的设备汇接在主核心交换机上进行负载分配,以达到对数 据流量的自动分配与控制;
第四步,通过主核心交换机对服务端设备组进行链路聚合,从而实现隧道的流量 捆绑,进而实现客户端设备所连接的物理线路链路聚合;
第五步,链路聚合实现后,客户端设备检查各条物理线路的连接状态,如某条线 路发生中断,则其上传输的数据全部切换到剩余的到服务端的有效线路上;
第六步,待物理线路恢复后客户端自动重新和服务端在恢复的线路上建立隧道;
第七步,服务端将自动对重新进行聚合的隧道进行数据流量的分配与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是:其中第一步所述的“客户端通过N 条物理线路连接入INTERNET”中的线路,其传输方式可以为多种不同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是:其中第二步所述的“在客户端的每 条线路上都建立到服务端设备组的不同设备的唯一隧道”的步骤中支持各种线路 传输方式下所能实现的不同标准隧道同时搭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是:其中第三步所述的“服务端设备组 的设备汇接在主核心交换机上进行负载分配,以达到对数据流量的自动分配与控 制”的步骤中支持各种主核心交换设备对数据流量进行负载分配的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是:其中第四步所述的“通过主核心交 换机对服务端设备组进行链路聚合,从而实现隧道的流量捆绑,进而实现客户端 设备所连接的物理线路链路聚合”的步骤中,主核心交换机可以实现同时对N个 服务端设备组进行链路聚合,其中N≥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是:其中第五步所述的“链路聚合实现 后,客户端设备检查各条物理线路的连接状态,如某条线路发生中断,则其上传 输的数据全部切换到剩余的到服务端的有效线路上进行传输”的步骤中,以客户 端连接INTERNET的线路响应时间探测为基础,以近期的访问记录为辅,使聚合 的隧道以最优化的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是:其中第六步所述的“待物理线路恢 复后,客户端自动重新和服务端在恢复的线路上建立隧道”的步骤中,当隧道建 立后,可自动与其它隧道进行聚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非;王晓岚,未经宋非;王晓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06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工程控制于一体的新型视频监控系统
- 下一篇: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