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生物种衣剂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0779.6 | 申请日: | 200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4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姚丽霞;陶晶;武占省;岳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3/00 | 分类号: | A01N63/00;A01C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张利萍 |
地址: | 10008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生物 种衣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生物种衣剂的研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包含有益微生物作为有效成分,另加成膜剂及其它各种助剂,研制出对植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的种子包衣剂,涉及制备所述多功能生物种衣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种衣剂,目前国内外多数都是以农药和肥料为原料,经过化学处理后,达到与种子粘合在一起的目的。而利用微生物为主要原料加各种助剂制取一种水悬浮型的种衣剂,经用DIALOG国际联机检索,鲜有报道。种子包衣剂通常由活性成分与非活性成分组成。活性成分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激素、肥料或有益微生物等是种衣剂中直接发生作用的有效成分。生物型种衣剂是利用拮抗微生物的代谢物或拮抗菌本身通过发酵、剂型加工制成的种子包衣剂。市场上能见到的有根瘤菌、固氮菌、木霉菌、芽孢杆菌等种衣剂。生物农药以其安全、无残毒、对人畜无害和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倍受各国科学家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本发明筛选的几株有效微生物的培养物为主要成份,另加成膜剂、分散剂、保护剂、营养剂开发出对植物在盐胁迫下有解盐促生和防病作用的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生物种子包衣剂产品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生物种衣剂,它包含助剂和有益微生物;助剂与有益微生物的体积比为1:1-5且有效菌含量≥108cfu/ml。
所述的助剂包含成膜剂、分散剂、增粘剂、保护剂、营养剂、抗冻剂、防腐剂以及着色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所述的助剂各成分的含量为:
成膜剂(质量体积比) 0.5%-4%;
分散剂(质量体积比) 0.2%-1.0%;
增粘剂(质量体积比) 0.1%-0.5%;
保护剂(质量体积比) 0.25%-0.5%;
营养剂(质量体积比) 1%-3%;
抗冻剂(质量体积比) 1%-7%;
防腐剂(质量体积比) ≤0.04%;
着色剂(质量体积比) 2‰-7‰;
其余介质为水。
所述的助剂中,成膜剂是聚乙烯醇与天然物质的混合物;所述的天然物质为淀粉、黄原胶、纤维素或纤维素的衍生物之一或多种;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钠中的一种;增粘剂为膨润土、硅藻土中的一种;保护剂为甲基托布津、福美双或多菌灵中的一种;营养剂为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硝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抗冻剂为乙二醇、甘油、丙二醇中的一种;防腐剂为山梨酸钾、苯甲酸钠中的一种;着色剂为胭脂红、番红、碱性品红、酸性品红、孔雀绿中的一种。
其中成膜剂中的聚乙烯醇与天然产物的重量比为5:1-5。
有益微生物选自根瘤菌、固氮菌、假单胞菌、芽孢杆菌、克雷伯氏菌、阴沟肠杆菌、植生拉乌尔菌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其中介质选自水、醇类、矿石土及其混合物,介质选水。
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生物种衣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或次序进行配制:
(a)在反应釜中,将聚乙烯醇与天然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加水溶解后,再与增粘剂的水分散液混合,制备出成膜剂;
(b)在调节釜中将(a)中的成膜剂与有益微生物发酵液机械搅拌混合得成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物种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工(a)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入其他助剂成分,包括分散剂、保护剂、营养剂、抗冻剂、防腐剂、着色剂与成膜剂一起搅拌混合。
本发明中的有益微生物采用常规的方法制备,菌种一斜面一摇瓶一种子罐一发酵罐一浓缩一纯化。本发明中采用的有益微生物制备中有益微生物的浓度为108-1013cfu/ml。
本发明还提供用本产品包衣种子的方法,将种子与本发明的多功能生物种衣剂按一定比例一起混合均匀,将所得的产物在室温下风干。取决于种子的类型,生物种衣剂与种子的比例可以选自2.5%-5%的范围。
本发明多功能生物种衣剂成品指标如下:
有效成分:菌剂20-40%或有效菌量≥108cfu/ml
PH:7-8
粘度:mPa·s(25℃)480
均匀度:97%
脱落率:0.24%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07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止推片输送装置
- 下一篇:驱动图像显示设备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