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处理尾料资源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0938.2 | 申请日: | 200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0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梁林华;李丽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四方如钢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梁林华;李丽兰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38/00;C04B18/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资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的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与污水处理工艺直接对接的尾料回收利用和资源化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将污水中的杂质浓缩成半固体形态再从流体中分离出来的过程,分离出来的尾料呈糊状浓缩质,俗称为污泥。目前大多数污水处理厂不对污泥做进一步处理,而是直接将糊状污泥倾倒、填埋或者自然凉干后焚烧;也有的污水处理厂将污泥经过积压脱水,积压脱水后形成松软的饼状污泥,然后再倾倒、添埋或者自然凉干后焚烧。倾倒和添埋污泥需要占用巨大的场地,污泥产生的恶臭气体严重污染大气,作业环境极其恶劣,而且污泥含有多种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它们渗入地下,严重污染地下水;自然凉干后焚烧同样污染大气和作业环境,所以这些污泥处理方法与日益提高的环保要求背道而驰,也不符合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已经逐渐被环保部门所禁止。这样,污水处理尾料的处理已经成为困扰污水处理行业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污水处理行业面临的污泥处理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接与污水处理工艺对接的污泥资源化方法,该方法能够使污泥直接进入资源化工艺,不仅能够利用污泥生产出成本低廉、具有多种用途的发泡混凝土,而且不会产生污染。采用该方法,污水处理厂输入的是污水,输出的是发泡混凝土,污泥成为中间产物,无需对污泥进行任何人工作业,不仅大大改善作业环境,而且能够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尾料资源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从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出口或者污泥储存池抽取的污泥与生石灰混合,充分搅拌,形成白灰污泥;
(2)将白灰污泥、水、水泥混合,并充分搅拌,形成污泥混凝土;
(3)在发泡系统中将污泥混凝土与发泡剂混合,并充分搅拌,形成发泡污泥混凝土。
前述污泥资源化方法中,实施步骤(1)时,污泥中的水与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熟石灰,这样生石灰对污泥起到脱水作用,形成的熟石灰具有腐蚀性,能够对污泥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此外,熟石灰作为建筑材料,能够提高最终形成的发泡混凝土的强度。为了使生石灰与污泥反应更加充分,可以采用生石灰粉。
在实施步骤(2)时,可以加入适量的粉煤灰,将白灰污泥、水、水泥以及粉煤灰混合,并充分搅拌;所述粉煤灰可以是烟囱中形成的粉煤灰,也可以是其他燃烧物燃烧后形成的煤渣进行粉碎后形成的粉煤灰;由于粉煤灰具有重量轻的特点,能够使最终形成的发泡混凝土具有质轻的性能。
在实施步骤(2)时,可以加入适量的建筑垃圾破碎料,这样既能使建筑垃圾得到回收利用,又能降低成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加入不同类型和不同粒径的建筑垃圾破碎料,以便形成不同组分的发泡混凝土。
在实施步骤(2)时,还可以加入适量的促凝剂或者减水剂,以便提高发泡混凝土的凝固速度。
在实施步骤(2)时,还可以加入适量的石粉或者砂子。
前述资源化方法中,在步骤(1)和步骤(2)之间可以有过滤步骤;在步骤(2)和步骤(3)之间也可以有过滤步骤,以便清除物料中尺寸较大的物质,保证最终形成的发泡混凝土颗粒均匀。
前述污泥资源化方法中,所有的步骤均在封闭装置中进行,以避免污泥向周围环境散发恶臭气体。
为了进一步避免恶臭气体的散发,改善作业环境,在前述资源化方法中,在物料输入口和输出口处采用紫外线消毒装置进行消毒处理。
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尾料资源化方法实现了与污水处理工艺的直接对接,工艺步骤简单,所需设备简单,能够实现自动化连续作业,可以完全避免针对污泥的人工作业。不仅解决污水处理行业面临的污泥处理问题,而且能够使污泥得到回收利用,生产出具有多种用途的发泡污泥混凝土。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尾料资源化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四方如钢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梁林华;李丽兰,未经北京四方如钢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梁林华;李丽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09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柴胡皂苷糖苷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