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透性发泡片体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0970.0 | 申请日: | 200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6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史瑞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4 | 分类号: | B32B37/14;B32B5/24;B32B5/20;B32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默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3 | 代理人: | 陆式敬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透性 发泡 制造 方法 及其 产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穿透性发泡片体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尤其是指一种能避免有毒物质使用并能有效控制制品尺寸之穿透性发泡片体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伴随着塑化产品发展的成熟,消费者对于塑化产品在加工制程、使用便利及后期回收处理的要求方面也越来越高,在加工过程中,要避免有毒物质的添加及制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气体。产品于使用时,更希望能够容易使用、美观、且耐用,而后续回收处理则也须避免因塑料以燃烧法回收处理时所产生之戴奥辛(dioxin)等有毒气体对人体所造成危害,故若不使用燃烧法,而采用大量堆栈的方式更会因多数塑料并不会自行分解,而造成对大自然环境的二次伤害。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塑化材料之一即为高分子发泡材料,该发泡材料依使用原料或特性之不同,大致可区分为塑料发泡材料及橡胶发泡材料,或热塑性材料及热固性材料两种。
既有的塑料发泡材料,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 vinyl acetate,EVA)为例,利用该材料进行发泡之发泡物可在加工后段程序轻易达到塑形之效果,且易于着色并进行回收利用;唯该材料之弹性及止滑效果皆较不理想;而橡胶发泡材料虽可弥补塑料发泡材料之不足,但该橡胶发泡材料之加工制程较为复杂且塑形不易,另外亦容易产生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
用于制造多层体之习知塑性材料皆有其优缺点,虽可针对具有不同特性材料的混合方式进行研究以产生之新颖的材料并改善前述缺点,但相异性质的材料之结合,在配制及制程条件上往往有不易控制的缺点。另外,产品在制造后,其尺寸无法有效的加以控制,使得后续产品在加工上更为不易。
一般发泡塑化材料所制得之垫体在发泡过程中,其纵向发泡控制不易,使得材料发泡过程中皆系以不规则方向朝四面八方进行发泡,让垫体的尺寸无法有效的控制,且发泡材料多系软质塑化材料,故在制程上也较不易控制,而溢出的发泡材更会导致材料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有鉴于上述一般发泡塑化材料所制得之垫体具有上述种种缺点,乃积极着手从事研究改良,以期能够解决上述垫体于制造时所遇到的问题,经过不断的试验及努力,终于研发出本发明。
本发明之目的在提供一种能避免有毒物质使用并能有效控制制品尺寸之穿透性发泡片体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之技术手段予以达成,其中本发明包括有下述步骤:
提供一上发泡片体;
提供一下发泡片体;
提供一中间网布,该网布为不具延展性之耐热材质,网布之网孔大小在0.1mm~10mm,各网孔之间的距离为0.5mm~5.0mm;
夹合发泡,系将该中间网布置于该上、下发泡片体间,利用热压使上、下片体发泡,上、下片体发泡时,其相对于网布之一面会穿过网布之网孔而相互结合,进而形成一穿透性发泡片体。
本发明之穿透性发泡片体包括有上发泡片体及下发泡片体,该上、下发泡片体之间设置有中间网布,该中间网布之网孔大小在0.1mm~10mm,各网孔之间的距离为0.5mm~5.0mm,而上、下发泡片体之厚度要比中间网布的厚度多0.1mm~1.0mm。
由于本发明是直接利用两上、下发泡片体受热发泡来进行结合,因此不需要使用任何有毒性之胶体,且发泡过程中,材质的纵向发泡会受到网布材质之拉扯而受到限制,让上、下发泡片体仅会朝纵向进行发泡而不会有材料溢出的问题。
经由本发明所制造之穿透性发泡片体,可应用于瑜珈垫、止滑垫、隔热垫方面,因此应用范围上十分的广泛,且由于发泡过程中,尺寸得以有效的加以控制,因此不会产生材料耗损的问题,更能节省垫体在制造上的成本。
实施方式
本发明穿透性发泡片体的制造方法包括有下述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微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09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