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银脊髓、周围神经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1072.7 | 申请日: | 200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6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丁坦;罗卓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坦;罗卓荆 |
主分类号: | A61L27/26 | 分类号: | A61L27/26;A61L27/56;A61L27/24;A61L27/20;A61L2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脊髓 周围神经 修复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脊髓和周围神经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该脊髓和周围神经修复材料使用I、III或IV型胶原与壳聚糖以及纳米银混合制成,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改变注有纳米银、胶原及壳聚糖混合物的硅胶管降入冷淋液中的速度和/或冷淋液温度使脊髓、周围神经组织工程修复材料在内部结构上具有轴向微管矩阵排列且微管内表面均匀分布正电荷特性,其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称取胶原蛋白150毫克和壳聚糖75毫克,溶于0.05摩尔/升醋酸溶液,在4摄氏度恒温环境中,以1000转/分搅拌30分钟,制成胶原悬浊液;
2)将0.01-0.1毫克/升浓度纳米银溶液按照1∶8-1∶12体积比加入到胶原悬浊液,同样在4摄氏度恒温环境中,以1000转/分钟搅拌30分钟,制成纳米银-胶原-壳聚糖悬浊液;
3)将纳米银-胶原-壳聚糖悬浊液注入内径2毫米-15毫米的硅胶管中,密封两端,按2×10-5米/秒速度顺轴向浸入冷凝剂中;
4)将悬浊液与硅胶管冰冻物按照应用切成相应长度,在-40摄氏度,100毫托冰冻干燥机中冻干48小时;
5)取出干燥的纳米银-胶原-壳聚糖支架,浸入浓度为5-15克/升京尼平溶液中交联48小时后,在-40摄氏度,100毫托冰冻干燥机中冻干24小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脊髓和周围神经修复材料的制备主要使用I、III或IV型胶原与壳聚糖以及纳米银为主要原料,纳米银-胶原-壳聚糖支架在体内为神经再生提供仿生临时结构,且可自然降解,无免疫排斥及体内蓄积毒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架内部微管具有轴向矩阵排列的结构特征,微管直径在20微米~300微米,有利于再生轴突定向生长,也使移植的种子细胞能够顺微管壁轴向排列、迁移,从而最大限度的使损伤的神经获得有效的修复再生,材料的外表面为致密结构,能够有效阻止体内纤维结缔组织的长入,在生物体内长期保持一定外形,4个月后仍能保持较好的空间结构,该材料既能够直接植入桥接神经缺损,也能够作为种子细胞种植的载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架微管内表面均匀分布大量纳米银颗粒,由于纳米银颗粒遇水电离出正二价银离子的特点使得支架微管内表面在生物体内均匀且大量分布着正二价电荷,均匀分布正电荷的内表面能够直接和神经细胞表面的分子带负电的基团相互作用,与细胞膜发生非特异性吸附,有助于神经的再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植物提取成分京尼平作为交联剂,能够增强支架材料机械强度,且无细胞毒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纳米银颗粒制备的支架材料在损伤处具有良好抗菌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坦;罗卓荆,未经丁坦;罗卓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10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