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至数字的转换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1140.X | 申请日: | 200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9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林敬渊;林春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群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12 | 分类号: | H03M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高龙鑫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数字 转换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拟至数字的转换方法与装置,特别是指可应用在具有模 拟/数字转换(ADC)电路的电子系统中,藉以减少ADC转换过程中的干 扰的模拟至数字的转换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具有模拟/数字转换(ADC)电路的电子系统中,其ADC转换过程 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信号取样,第二阶段为信号转换。在信号 取样的过程中,若其他电路依然运作,则会造成参考电位的漂移。因此在 取样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非ADC电路的运作。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方法是让系统进入休眠状态,来减少系统对于ADC 电路的干扰,但其缺点在于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来唤醒系统,这会造成系 统的效率不彰。
发明内容
申请人鉴于现有技术的缺点,经过悉心试验与研究,并本着锲而不舍 的精神,终构思出本发明——模拟至数字的转换方法与装置,以下为本发 明的简要说明。
这里,有必要构思一种模拟至数字的转换方法与装置,是利用不同的 触发条件来改变系统频率,使得模拟/数字转换(ADC)电路在转换过程中 不受系统的干扰。
根据上述构想,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模拟至数字的转换方法,应用 于由模拟/数字转换(ADC)电路与非ADC电路所构成的电子系统中,该 非ADC电路具有系统频率,该ADC电路具有ADC频率,该转换方法包 括:
(a)起动该电子系统,使得该系统频率进行高频振荡,且该ADC频 率关闭;
(b)当该ADC电路欲进行转换时,使得该系统频率进行低频振荡, 且该ADC频率关闭;
(c)当该ADC电路进行转换时,使得该系统频率进行低频振荡,且 使得该ADC频率进行高频振荡;及
(d)当该ADC电路停止转换时,使得该系统频率进行高频振荡,且 该ADC频率关闭。
根据上述构想,本发明另一方面提出一种模拟至数字的转换装置,用 以执行上述的转换方法,其包括:
振荡器,用于提供振荡信号;
频率产生器,用于根据该振荡信号而产生系统频率及模拟/数字转换频 率;
系统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该系统频率而产生数据;
ADC控制电路,用于根据该数据并参考该系统频率,而产生需求信号 或起动信号;及
ADC电路,用于根据该需求信号或该起动信号而运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出的模拟至数字转换的方法示意图;
图2是系统为单源触发时,系统频率与ADC频率的波形与振荡频率 的关系的表示图;
图3是系统为双源触发时,系统频率与ADC频率的波形与振荡频率 的关系的表示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提出的模拟至数字的转换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方块 图;
图5是本发明所提出的模拟至数字的转换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方块 图;
图6是应用于图5的转换装置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图式及详细说明,使得对本发明得到更深入的了解: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模拟至数字转换的方法示意图。在 图1中,模拟至数字的转换方法中共有状态1~3这三种状态,以及分别对 其进行触发的触发条件1~3,详述如下:
(1)状态1:系统频率进行高频振荡信号,ADC频率关闭。此时系 统处于高速的状态,ADC电路处于关闭的状态;
(1-1)触发条件1:当系统有ADC转换需求时,进入状态2;
(2)状态2:系统频率进行低频振荡,ADC频率关闭。此时系统处 于低速的状态,ADC电路处于关闭的状态;
(2-1)触发条件2:ADC电路开始转换,进入状态3;
(3)状态3:系统频率进行低频振荡,ADC频率进行高频振荡。此 时系统处于低速的状态,ADC电路处于开启的状态;以及
(3-1)触发条件3:ADC电路转换结束。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转换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系统中的高、低 频振荡信号必须维持一定的关系,才能减少ADC转换的干扰。由于在状 态3中,整个系统有高、低频振荡信号,因此以下利用状态3来说明高、 低频振荡信号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群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盛群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11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