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周运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0910001774.5 | 申请日: | 2009-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0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任文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文林 |
主分类号: | B62K17/00 | 分类号: | B62K17/00;B62D63/02;B62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周运动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圆周运动领域,包括一切具有圆周运动的装置,如交通工具、 玩具车、太空车、搅拌机之类,包括利用重力的节能车。
二、背景技术:1、公知技术的车,其结构及传动方法不合理,无法充分利用重力。如中 国专利申请200310112992.9《一种自平衡车》,其结构由驾驶仓和一对轮子及脚踏传动机构组 成,缺点是不安全,无法停稳,传动方法不合理、不省力,没有给出发动机驱动装置。再如本 发明人的中国专利申请200410030581.x《一种车》中,图70-71给出了一种重力车,其结构 是驾驶仓和一对轮子及电力发动机装置组成,缺点是式样单一,没给出多种车型和结构。2、 外星车、玩具车、机器人等行走装置的结构及传动方法不合理、不省力、不节能。3、公知的 圆周运动装置,如球磨机、水泥混凝土搅拌机、混料机、碾压机、洗衣机等机器的结构及传动 方法不合理,没充分利用重力、不省力、不节能。4、公知机动车的制动效果差,不安全。本 文还将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说明背景技术。
三、发明内容: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些新结构的圆周运动装置及其传动方 法,包括新结构的车以及相应的传动、制动、转向等方法及其装置。它们能够充分利用重力, 安全、节能、高效,适用于一切圆周运动装置,如交通工具、玩具车、太空车、搅拌机等。
本发明的理论依据是本发明人发现的圆周定律,现在公布部分内容如下:
第一定律:在引力场中,一个质量均匀的圆周体,与坚实、水平的承载面呈理想状态的点 或线接触时,重力将该圆周体的质量从中间一分为二,该二部分质量的分界面称为重力面;
当圆周体呈球状时,其重力面在经过圆心的任一剖面位置上;当圆周体呈圆柱状时,其重 力面在经过圆心的径向剖面位置上;
其重力面两边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二力平衡,互为阻力或动力;运动时,始终 有一半的重力成为阻力或动力;
该物体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无关;无论其质量大小,克服其静止惯性的力大于零,克服其运 动惯性的力大于其受到的外力。
第二定律:根据第一定律所述的圆周体,受力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 与它的质量无关;同样外力作用下,质量不同的圆周体产生同样的加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f=ma公式不成立,即f≠ma(客观事实否定权威理论)。
当第一定律的水平面变为下降斜面时,在下降斜面上的圆周体,其重力面不在过圆心的位 置上,重力面两边的质量不相等,重力也不相等,有重力变为动力,受力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 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质量成正比;
当第一定律的水平面变为上升斜面时,在上升斜面上的圆周体,其重力面不在过圆心的位 置上,重力面两边的质量不相等,重力也不相等,有重力变为阻力,受力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 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第三定律:根据第一定律所述的的圆周体,在受力时有如下表现——
当力的支点在地面,重点在圆心,力点在圆顶,动力臂与阻力臂等长时,能省一半的力, 遵循动滑轮原理;
当力的支点在地面,重点在圆心以下,力点在圆顶,动力臂长于阻力臂时,能省一半以上 的力,遵循杠杆原理;
当圆周体通过摆结构承载重物时,重物可以在圆周体上摆动,圆周体的重力面随摆变动, 有一半以上的重力成为阻力或动力,克服该圆周体或该重物静止惯性的力大于摆轴的摩擦力。
解释:所述的质量均匀是理论条件,现实中,有些质量不均匀的圆周体,也不同程度地适 用本定律。所述的圆周体包括球体、圆柱体和轮子类物体,也包括带有圆弧底面的非圆体;非 圆体的运动方式为晃动或摆动。所述坚实、水平的承载面指不变形的、水平状态的承载面。
所述的理想状态指承载面不凹陷,圆周体的着地半径不变短,着地半径与本原半径等长, 比值为1。理想状态下,圆周体的运动阻力为零;非理想状态下,承载面有凹陷,圆周体的着地 半径比本原半径短,比值小于1。比值越小,圆周体的运动阻力越大。所述的“着地半径”指圆 周体上,从圆心到承载面的半径。所述的“本原半径”指圆周体本身原有的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文林,未经任文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17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档紫色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玻璃贴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