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美体金针菇多糖保健胶囊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1855.5 | 申请日: | 2009-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6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星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星丽 |
主分类号: | A23L1/30 | 分类号: | A23L1/30;A23L1/09;A23L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1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针菇 多糖 保健 胶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胶囊,特别是一种美体金针菇多糖保健胶囊。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可供人们食用的大型真菌。食用菌富合多种营养物质,特别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食用菌中普遍存在着蛋白质中的20种氨基酸,特别是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含量比较全面。食用菌还合有丰富的维生素,较常见的有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维生素B2)、吡哆醇(维生素B6)、维生素B12、抗坏血酸(维生素C)、烟酸(维生素PP)、维生素K及维生素D等。现代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名贵食用菌集中了食品的良好特性,特别是食用菌中的多糖体、三萜类、抗类素、核酸等许多成份是新世纪人类保健、延年、消除各类身体出现的非健康因素的一条重要途径。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又称构菌、朴菇、冬菇、朴菰、冻菌、金菇、智力菇等,属伞菌目口蘑科金针菇属,是一种菌藻地衣类。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金针菇可抑制血脂升高,降低胆固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香菇是我国传统的著名食用菌,在世界上最早人工驯化栽培。香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视为“菇中之王”。香菇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所含的香菇多糖和双链核糖核酸,具有较强的抗癌防癌作用,适用于包括白血病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的食物治疗。此外还因其含用胆碱、腺嘌呤、氧化酶和某种核酸物质,对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的一些疾病乃至肝硬化等也有食疗和预防作用。荷叶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 Gaertn。中药现代研究结果表明,荷叶有降血脂作用。荷叶碱是荷叶中提取的生物碱,荷叶碱可扩张血管,清热解暑,有降血压的作用,同时还是减肥的良药。有资料报道,荷叶中的生物碱有降血脂作用,且临床上常用于肥胖症的治疗。荷叶简减肥原理,即服用后在人体肠壁上形成一层脂肪隔离膜,有效阻止脂肪的吸收,从根本上减重,并更有效的控制反弹。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有健脾胃,消食积,散淤血。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以及食积停滞、腹痛、腹泻、小儿乳食不消等。冬瓜的药用价值,远大于它的营养。《食疗本草》一书中说:“热食之佳,冷者食之瘦人;煮食练五脏,为其下气故也。欲得体健轻瘦者,则可常食之;若要肥,则勿食也。”看来,古人已经把冬瓜作为减肥的食疗方了。薏仁(拉丁Semen Coicis英文名Coix Seed)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土玉米,薏米、起实、薏珠子、回回米、米仁、六谷子。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单纯口服金针菇多糖、香菇多糖及荷叶、山楂、冬瓜皮、薏米仁等,虽然功效显著,但对中国人来说,特别是一部分长期服用中药的人群来说,却有药性太烈,作用效果不够全面,不附合中药理论上的“君、臣、佐、使”复方配伍理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中药理论上的“君、臣、佐、使”复方配伍理论制作的美体金针菇多糖保健胶囊。
本发明为达到以上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提供一种复方美体金针菇多糖保健胶囊,该保健品的组分和重量含量为:20-30%金针菇多糖、50-80%金针菇多糖副产物、20-60%香菇多糖、40-80%香菇多糖副产物及2-10%荷叶、2-10%山楂、2-10%冬瓜皮、2-10%薏米仁干细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该保健品的组分和重量含量为:10%金针菇多糖、40%金针菇多糖副产物、8%香菇多糖、32%香菇多糖副产物及2%荷叶、3%山楂、3%冬瓜皮、2%薏米仁干细粉。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18%金针菇多糖、42%金针菇多糖副产物、6%香菇多糖、24%香菇多糖副产物及2%荷叶、3%山楂、3%冬瓜皮、2%薏米仁干细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星丽,未经王星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18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