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通道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2438.2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2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钊;李开泉;黄宁杰;T·格哈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薛峰;曹若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空调设备的微通 道换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调设备通常采用翅片管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由蛇形管 和穿在蛇形管上的翅片构成,最常见的是一种铜管外穿铝质翅片的结 构。这种传统的翅片管式换热器存在换热效率较低、体积庞大、制冷 剂易泄漏到大气中造成环境问题和/或蛇形管与翅片间容易因腐蚀而 分离等等缺点。多年来,技术人员正致力于开发各种适用于空调设备 的微通道换热器,以提高换热效率,并同时克服传统翅片管式换热器 的各种缺点。
在空调设备领域中,现有技术的微通道换热器一般包括集流管、 微通道形式的扁管以及扁管之间的换热翅片。其中,集流管的截面一 般为圆形,扁管的截面一般为近似矩形。而且,在集流管一侧的管壁 上形成有供扁管插入到集流管内的插槽。扁管在插入集流管内之后, 对扁管与集流管管壁上的插槽进行焊接,以固定扁管并使集流管内部 空间与外界密封。
在现有技术的微通道换热器中,由于要保证集流管和扁管焊接时 扁管孔不被焊剂堵死,必须将扁管插入到集流管内较深的位置处(即, 扁管伸入集流管内的长度较长)。而这将导致制冷剂在集流管内流动 时会受到扁管的较大阻碍,产生较大损失。因此,对于整个空调系统 来言,压缩机需要提供更多功率,造成整个空调系统较大的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旨在降低制冷剂在集流管内部流动时因阻力 造成的压力损失,减少空调设备的工作能耗,提高系统效率。
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旨在实现上述改进的同时,尽量不改 变现有集流管和/或扁管本身的结构,从而使得能够继续使用现有工艺 设备、集流管和扁管等,最小化技术升级的成本。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包括至少两根集流 管、分别穿过所述集流管上的插槽插入到所述集流管内的多根扁管、 以及连接到所述集流管用于输入或输出制冷剂的至少两根连接管(也 可称为进出口管)。特别地,所述微通道换热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集 流管内的带有一个或更多个开口的减阻板,所述减阻板在所述集流管 内分隔出沿所述集流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上腔和下腔,并且所述扁管 未被插入到所述下腔中,所述连接管经由所述下腔与所述扁管流体连 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扁管的末端可被设置成处于所述上腔内, 且与所述减阻板的上表面存在间隔。
优选地,所述减阻板中的开口为沿所述减阻板的长度方向布置 的、贯穿所述减阻板的厚度方向的多个通孔。
优选地,所述减阻板是选自平板、圆弧板和曲面板中的一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阻板中的开口为贯穿所述减阻板的厚 度方向的多个槽孔,所述多个槽孔沿所述减阻板的长度方向被布置成 分别与所述集流管上相应的插槽对准。
优选地,每个所述扁管的末端分别被插入所述减阻板中相应的槽 孔内。
优选地,所述槽孔通过对平板形式的所述减阻板进行冲压形成 的。
优选地,所述槽孔朝向所述下腔的一侧可以带有冲压形成的翻 边,以帮助保持插入所述槽孔中的所述扁管的末端。
优选地,插入所述槽孔内的所述扁管的末端的端面与所述翻边的 端面平齐。
综上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微通道换热器通过在集流管内特别地设 置减阻板,制冷剂在集流管内部流动时主要是通过比较光滑的下腔流 动,没有了扁管的阻碍,压力损失大幅降低,从而有效地减少了空调 设备的工作能耗,提高系统效率。
本文中使用的附图标记如下:
100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
200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
10 集流管
14 插槽
16 扁管
18 翅片
20 边板
22 端盖
24 连接管
30 减阻板
31 翻边
32 通孔
32′ 槽孔
34 上腔
36 下腔
根据下文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其 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24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饵钩钓板
- 下一篇:速克达型摩托车座垫锁开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