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态墨棒的视觉识别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2578.X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6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C·R·戈德;B·R·琼斯;W·L·埃梅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范晓斌,杨松龄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视觉 识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相变喷墨打印机,特别是涉及用于该喷墨打印机中的固态墨棒。
背景技术
固态墨或相变墨打印机通常接收固态形式的墨(作为颗粒或作为墨棒)。固态墨颗粒或墨棒通常通过打印机的墨装载器的插入开口而插入,且利用供给机构和/或重力将墨棒沿供给槽道推向或滑向加热器组件中的加热器板。加热器板使得撞在板上的固态墨熔融成液体,该液体传送给打印头,用于喷射在记录介质上。
在固态墨技术中面对的一个难题是识别和鉴定墨棒,以便保证正确装载以及墨棒与使用该墨棒的成像装置的兼容性。例如,与粉末或液态标记材料不同,固态形式的墨棒使得墨棒能够在不需要容器或盒的情况下运送和装载至相变喷墨打印机中,而液态墨或粉末状调色剂通常需要该容器或盒。此外,整个墨棒可以熔融和消耗,而不需要丢弃或回收任何容器。不需要容器将使得使用墨棒有很多优点。不过,容器或盒可以设置有电子标签、条形码等,它们可以用于识别和/或鉴定装于其中的墨。当不使用容器时,用于鉴定或以其它方式识别墨棒的机构可能受到限制。
已经有配置来方便墨棒的鉴定和/或识别,从而使墨棒正确装入预定供给槽道中,并保证墨棒与使用它们的打印机兼容。一种配置通常涉及排除错误颜色或不兼容的墨棒插入打印机的供给槽道中。例如,墨棒的正确装载借助于引入键特征部到墨棒的外表面而实现。这些特征部是位于墨棒上的不同位置中的凸起或凹坑。
为了进一步帮助顾客识别墨棒,已知的墨棒包括可视觉识别的符号,该符号在墨棒的表面中,或者作为墨棒自身的形状。可视觉识别的符号是一种向打印机操作人员提供含意的形状,操作人员能够使用该含意来将墨棒与特定的带键的开口或供给槽道相关联。与将并不传达符号意义的带键形状和特定供给槽道相关联相比,打印机操作人员可以更容易地使得可视觉识别的符号与特定供给槽道相关联。
不过,包括可视觉识别的符号的已知墨棒通常为立方体形状,或者有纵向尺寸,但该纵向尺寸与墨棒的宽度尺寸没有较大区别。相变喷墨技术的出现减少了用于产生固态墨图像的时间,因此具有很高的墨消耗率。因此,希望有更大容量的固态墨传送系统。具有非直线供给槽道的固态墨传送系统具有增大的容量,这促使了研制和使用具有更大长宽比的墨棒。使用“较长”墨棒减小了必须在墨传送系统中补充固态墨的频率。不过,通常更大尺寸的墨棒(特别是沿墨棒的纵向或长度尺寸更长)可能使得可视觉识别的符号(该符号包围墨棒的大部分或全部的表面或周边形状)不能识别。
发明内容
已经研制了用于相变墨成像装置的墨棒,它解决了由于墨棒的尺寸和长宽比(aspect ratio)而引起的问题,并能够通过将符号形状施加成小于整个棒尺寸而包含该符号形状。带有独特符号形状的墨棒组包含在墨棒周边形状中,使得该形状帮助用户为墨棒识别合适颜色槽道,且可以借助或不借助键区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墨棒包括墨棒本体,该墨棒本体设置成用于沿插入方向插入相变墨成像装置的墨装载器中,并用于在墨装载器中沿墨装载器的供给方向供给。墨棒本体具有在与插入方向基本垂直的平面中的插入周边,并有用于与供给方向对齐的纵向方向。符号轮廓形成于墨棒本体的插入周边上的第一位置中,并至少部分地沿与插入方向基本平行的方向沿墨棒本体延伸。符号轮廓限定了可视觉识别符号形状的周边的一部分。符号轮廓最多部分地沿墨棒的插入周边在墨棒本体的纵向方向上延伸。至少一个键轮廓形成于墨棒本体的周边上的第二位置中,并至少部分地沿墨棒本体在与插入方向基本平行的方向上延伸。该至少一个键轮廓与该墨棒本体的墨颜色相对应。至少一个非符号键轮廓形成于墨棒本体的周边上的第二位置中,并至少部分地沿墨棒本体在与插入方向基本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优选地,墨棒本体的顶表面浮雕有该可视觉识别符号形状的周边的剩余部分,或者,墨棒本体的顶表面凹入有该可视觉识别符号形状的周边的剩余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乐公司,未经施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25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增力装置
- 下一篇:层叠体的切断方法及在该方法中采用的切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