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机固定结构和气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2617.6 | 申请日: | 200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7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柏木大助;雨森一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20 | 分类号: | B60R21/2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梁晓广;车 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固定 结构 气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大致圆筒形状的充气机固定在气囊装置的保持器上的充气机固定结构。详细地说涉及一种通过将从该充气机筒轴心方向一端侧突出设置的断面形状大致呈D字形的固定轴卡合在设置在保持器上的大致呈D字形的卡止孔内,将该充气机以基本不能围绕该筒轴线转动的方式固定在保持器上的充气机固定结构。而且,本发明涉及一种由该充气机固定结构将充气机固定在保持器上的气囊装置。
而且,在本发明中,所谓的充气机基本不能围绕其筒轴线转动是指,在固定轴卡合在卡止孔内的状态下,充气机仅能转动该固定轴外周的平坦面和卡止孔的弦状边之间的间隙的量。
背景技术
设置在汽车副驾驶座等上的气囊装置包括气囊和用于使该气囊膨胀的充气机,上述气囊和充气机固定在保持器上。
上述充气机具有下述类型,即具有大致圆筒形的外形,在其侧周面上设有气体喷出口。
日本特开平5—65048号公报中记载了这样一种圆筒形充气机的固定结构:从圆筒形的充气机的筒轴心方向一端侧突出设置有在与该筒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断面形状大致呈D字形的固定轴,使该固定轴与保持器的大致呈D字形的卡止孔卡合而将充气机固定在保持器上。
在该公报中,在将固定轴固定在卡止孔内的状态下,通过使该固定轴外周的平坦面和卡止孔的弦状边相对,将充气机以气体喷出口朝向规定方向的姿势、且以基本不能围绕该筒轴线转动的方式固定在保持器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65048号公报
在上述特开平5—65048号公报的充气机固定结构中,在设计时,固定轴的外周面和卡止孔的内周缘之间存在规定间隙,因而充气机围绕该筒轴线仅能转动该间隙的量。
在固定轴和卡止孔卡合的状态下,该固定轴外周的平坦面和卡止孔的弦状边之间的间隙为0.5mm左右。而且,由该间隙产生的充气机转动方向的间隙容许范围即转动角度公差为±3~5°。
近些年来,伴随着气囊装置的小型化,存在使用小直径的充气机的倾向。当充气机的直径减小时,设置在该充气机上的固定轴的直径也减小。此时,与固定轴的直径对应的卡止孔的直径也减小,但是,无论将固定轴的直径设计得大或小,该固定轴和卡止孔之间必须具有相同程度的间隙。因此,随着固定轴的直径变小,固定轴和卡止孔之间的间隙相对于该固定轴的直径而增大,固定轴在卡止孔内能够较大程度地转动。因而,担心随着固定轴的直径变小,充气机转动方向的间隙比规定转动角度公差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机结构及采用该充气机结构将充气机固定在保持器上的气囊装置,即使固定轴的直径较小,也能将充气机的转动方向的间隙控制在规定的转动角度公差范围内。
技术方案1的充气机固定结构用于将大致呈圆筒形状的充气机固定到气囊装置的保持器上,所述充气机的筒轴心方向的一端侧设有断面形状大致呈D字形的固定轴,在所述保持器上设有能够与所述固定轴卡合的大致呈D字形的卡止孔,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固定轴的外周面和所述卡止孔的内周缘中的一方朝另一方突出地设置凸部,在所述另一方上设置与所述凸部卡合的凹部。
技术方案2的充气机固定结构,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从所述卡止孔的内周缘朝所述卡止孔的中心方向突出地设置;所述凹部是设置在所述固定轴的外周面上的、沿着所述充气机的筒轴心方向延伸的槽,该槽的末端面临所述固定轴的前端面。
技术方案3的气囊装置,其具有气囊、用于使所述气囊膨胀的充气机以及安装所述气囊和所述充气机的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通过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充气机固定结构固定到所述保持器上。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充气机固定结构和气囊装置中,充气机的断面形状呈D字形的固定轴卡合在保持器的D字形卡止孔内,并且从该固定轴的外周面和卡止孔的内周缘中的一方朝另一方突出地设置的凸部与设置在该另一方上的凹部卡合。即,在本发明中,通过使固定轴外周的平坦面与卡止孔的弦状边相对,且使凸部与凹部卡合,对充气机的转动进行双重限制,因此,与仅通过固定轴外周的平坦面与卡止孔的弦状边相对而对充气机的转动进行限制的充气机固定结构相比,能够降低充气机在转动方向上的间隙。由此,即使固定轴的直径减小,也能将充气机在转动方向上的间隙限制在规定的转动角度公差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田株式会社,未经高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26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侧面支撑波长转换元件的散热器的照明设备
- 下一篇:改进的差速器保持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