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ZnAl靶材的方法以及制得的ZnAl靶材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2932.9 | 申请日: | 2009-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5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付胜聪;曾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E.I.内穆尔杜邦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14 | 分类号: | C23C14/14;C23C14/34;C22C1/04;B22F3/10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哲锋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znal 方法 以及 靶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ZnAl靶材的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简称TCO)薄膜具有可见光 谱区透过率高和导电性能优越的特征,在平面液晶显示器、场致发射显示器、 电致发光显示器、阳光控制膜和薄膜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 用。TCO薄膜主要包括In、Sn、Zn和Cd等的氧化物及其掺杂或复合的多元氧 化物薄膜材料,如In2O3、SnO2、ZnO、ITO(In2O3:Sn)、FTO(SnO2:F)、In2SnO5、 Zn2SnO4、CdIn2O4、GaInO3、CdSb2O6等。但综合考虑其性能和价格因素,目 前应用得最为广泛的是ITO和FTO透明导电膜。对于ITO薄膜,通常采用磁 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但由于铟为稀有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储量十分有限,因 而ITO靶材价格高,导致ITO薄膜的成本高,不利于其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对 于FTO薄膜,其透过率在氢等离子气氛中会产生衰减,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尤 其是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应用。此外,FTO薄膜通常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 法来制备,其所需的原材料中Sn的前驱体金属有机化合物(如四甲基锡)的成本 高,致使FTO薄膜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因此,急需开发综合性能优良且具有 成本优势的TCO薄膜。在目前诸多的TCO薄膜技术中,掺铝氧化锌(Aluminum doped zin oxide,简称AZO)薄膜是最具发展潜力的。
采用溅射的方法制备AZO透明导电薄膜,必须需要相应的靶材。根据材料 的不同,用于制备AZO薄膜的靶材可以分成两大类:(1)由ZnO和Al2O3组 成的陶瓷靶;(2)由Zn和Al组成的金属靶。相比较而言,ZnAl金属靶具有 较低的烧结温度、较高的AZO薄膜沉积速率、镀膜过程中氧含量的可控性以 及较低的成本,因而更受青睐。然而,由现有ZnAl靶材制备技术而得到的靶 材,无法同时满足高质量AZO薄膜所需的致密度高、晶粒尺寸细小、以及组 织结构和化学组成分布均匀的特点。目前,ZnAl靶的制备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种: (1)铸造法,该方法是将Zn和Al原料熔化后,混合浇铸而成,由于Zn熔体 密度(6.57g/cm3)和Al熔体密度(2.38g/cm3)差别大,易使靶材内部化学组 成分布不均匀,且得到的Zn和Al的晶粒尺寸较大(在100~2000μm之间); (2)喷射沉积法,该方法是将熔融的Zn、Al金属雾化后快速凝固沉积而成, 由此法制备的靶材致密度不高,难以达到90%以上;(3)常压或热压烧结法, 该方法以Zn粉和Al粉为初始原材料,经压制成型后,在空气、氮气或氩气气 氛中进行常压烧结或热压烧结,该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不均匀性的问 题,但是有可能将杂质引入靶材,且烧结所需时间长,能耗大,所得晶粒尺寸 一般在几十微米至几百微米之间。例如,韩彬等人在《Zn粉和Al粉固相扩散 形成共晶类组织的研究》(航空材料学报第21卷第2期,2001年6月)中以 Zn粉和Al粉为初始原材料,经冷压制或热压制成型后在电阻炉中进行烧结, 整个烧结过程需要40~140小时才能开始致密化,烧结体晶粒尺寸在几十微米 以上;(4)复合法,专利CN 1238543C中涉及到一种ZnAl合金的制备方法, 将熔化后得到的ZnAl合金锭采用单辊急冷法得到合金带,然后将合金带进行 粉碎,最后采用热压的方法进行烧结,该方法虽然解决了铸造法中的均匀性问 题,但是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工艺流程长,且无法避免热压法所存在的缺陷。
因此,本领域需要寻找一种ZnAl靶材的制备方法,它能使靶材同时具有致 密度高、晶粒尺寸细小以及化学组成和组织结构都均匀的特点,从而有利于获 得大面积高质量的均匀性好的AZO透明导电薄膜。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E.I.内穆尔杜邦公司,未经E.I.内穆尔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29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