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正丙基-3-(4-甲基苯基)-4-(4-甲磺酰基苯基)-2,5-二氢吡咯-2-酮的I型结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3043.4 | 申请日: | 2009-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4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孙飘扬;陈永江;刘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7/38 | 分类号: | C07D207/38;A61K31/4015;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222002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基 甲基 苯基 甲磺酰基 吡咯 结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药物的结晶形态,特别是N-正丙基-3-(4-甲基 苯基)-4-(4-甲磺酰基苯基)-2,5-二氢吡咯-2-酮I型结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迄今已知环氧合酶同功酶有两种亚型:环氧合酶1(COX-1)和环 氧合酶2(COX-2)。环氧合酶1为结构型酶,存在于正常组织中,其 生理功能是催化花生四烯酸氧化成前列腺素,维持对胃肠道粘膜的保 护功能和肾脏正常功能;环氧合酶2为诱导型酶,它是由于例如内毒 素、细胞因子或激素等刺激细胞而生成,并可以催化产生前列腺素引 起炎症。目前,公知多数非甾体抗炎药物对上述的两种酶的作用,它 们在抑制环氧合酶2的同时,也抑制环氧合酶1。在长时间服用这类药 物治疗慢性炎症时,会引起胃肠道和肾脏损伤。因此,环氧合酶2的 选择性抑制剂应只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此外,环氧合酶2抑 制剂还会抑制激素诱发的子宫收缩和潜在的抗癌活性,但却具有消除 或降低对胃肠道和肾脏的毒性作用。
CN1318541A(ZL00105899.1)公开了一种含有磺酰基的3,4-二苯 基2,5-二氢吡咯-2-酮类衍生物,该衍生物具有较好的COX-2选择性抑 制作用。该化合物的结构如下:
经研究发现,其中的化合物“N-正丙基-3-(4-甲基苯基)-4-(4-甲磺酰 基苯基)-2,5-二氢吡咯-2-酮”具有最好的效果,该化合物为白色固体粉 末,上述文献尽管给出了该化合物的一般制备方法,但并没有给出该 化合物的精制方法和晶型结构。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药用的活性化合物的晶型结构往往影响到 该药物的化学稳定性,结晶条件及储存条件的不同有可能导致化合物 的晶型结构的变化,有时还会伴随着产生其他形态的晶型。一般来说, 无定型的药物产品没有规则的晶型结构,往往具有其他缺陷,比如产 物析晶较细,过滤难较,易结块,流动性差等。因此,我们需要改善 上述产物的各方面性质,进一步地研究,找到晶型纯度较高并且具备 良好化学稳定的新晶型,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正丙基-3-(4-甲基苯基)-4-(4-甲磺酰基苯 基)-2,5-二氢吡咯-2-酮的结晶形态,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选择性制造 N-正丙基-3-(4-甲基苯基)-4-(4-甲磺酰基苯基)-2,5-二氢吡咯-2-酮的稳 定晶型的方法,力求使用低毒性溶剂,得到纯度高、溶剂残留低的稳定 晶型。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N-正丙基-3-(4-甲基苯基)-4-(4- 甲磺酰基苯基)-2,5-二氢吡咯-2-酮的结晶晶型和制备方法进行了进一 步的研究。
我们考察了N-正丙基-3-(4-甲基苯基)-4-(4-甲磺酰基苯基)-2,5-二氢 吡咯-2-酮在不同结晶条件下得到的一系列产物,对结晶产物进行了晶 型研究,寻找并发现了“N-正丙基-3-(4-甲基苯基)-4-(4-甲磺酰基苯 基)-2,5-二氢吡咯-2-酮”的热稳定性最强的晶型,我们称其为I型结晶。 本申请中的I型结晶在DSC图谱中184℃有熔融吸热峰。该I型结晶 具有如图1所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使用Cu-Ka辐射,以2θ角 度和晶面间距(d值)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其中在6.74(13.10)、 9.22(9.58)、10.46、(8.45)、14.70(6.02)、15.52(5.70)、17.44(5.08)、 19.12(4.64)、20.30(4.37)、21.88(4.06)、23.68(3.75)、25.22(3.53) 和27.54(3.24)有特征峰。
本发明制备I型结晶的方法中,可作为原料使用的N-正丙基-3-(4- 甲基苯基)-4-(4-甲磺酰基苯基)-2,5-二氢吡咯-2-酮的种类没有特别限 定,可以使用任意晶型的结晶或无定型固体。本发明的I型晶型的制备 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30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分子线和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β-甲氧基四氟丙酯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