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熔块及其制备方法、透光晶粒、无洞洞石和瓷质砖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3066.5 | 申请日: | 200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2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霍镰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镰泉 |
主分类号: | C04B30/00 | 分类号: | C04B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528601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及其 制备 方法 透光 晶粒 洞洞 瓷质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熔块及其制备方法、利用此透明熔块的透光晶粒、利用此透光晶粒的无洞洞石、以及利用此透光晶粒所制备的无洞洞石瓷质砖,属于建筑陶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及装潢材料市场上,视觉上有孔洞而实际无孔洞的天然石材,因其具有上述独特的装饰效果而越来越受到市场及消费者的青睐。但是,这类视觉上有孔洞而实际无孔洞的天然石材价格昂贵,抗折强度低、色差大、具有放射性,而且大量开采又不利于环境保护。
专利号为200620154970.8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立体孔洞装饰陶瓷砖,其为平板状,包括胚体层、形成在胚体层上的一个表面的表面层,陶瓷砖表面层设置有孔洞和/或裂沟。孔洞和裂沟的存在能够吸水防滑,在梅雨季节能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在南方广大地区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专利号为200720150506.6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立体孔洞装饰陶瓷砖,与专利号为200620154970.8的中国专利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主题思想一致,也是在陶瓷砖表面层设置有孔洞和/或裂沟,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具有两层组分而前者具有三层组分。但是,无论是专利号为200620154970.8的中国专利和专利号为200720150506.6的中国专利,都没有制备出视觉上有孔洞而实际无孔洞的人造瓷质砖。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透明熔块,其透光性好,利用此透明熔块再可以制备出透光晶粒,透光晶粒的透光性良好,利用包含此透光晶粒的原料制备的无洞洞石瓷质砖,其在视觉上有孔洞而实际上无孔洞,形成视觉上有孔洞而实际上无孔洞的部分就是透光晶粒。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透明熔块,包括如下组分:
钠长石粉: 50~70份
烧滑石: 10~14份
碳酸钡: 6~10份
氧化锌: 0~3份
方解石: 6~8份
硼酸: 6~12份
其中,各组分以重量计。
优选地,所述钠长石粉为55~65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透光晶粒,包括如下组分:
玉石粉 4~6份
钠长石粉 18~22份
钠沙 28~32份
石英粉 2~4份
硅灰石粉 2~4份
钾长石粉 8~12份
烧滑石 3~5份
球土 22~25份
透明熔块 5~7份
其中,各组分以重量计,所述透明熔块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透明熔块。优选地,
玉石粉 5份
钠长石粉 20份
钠沙 30份
石英粉 3份
硅灰石粉 3份
钾长石粉 10份
烧滑石 4份
球土 23份
透明熔块 6份,所述透明熔块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透明熔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透明熔块的无洞洞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洞洞石瓷质砖,包括底料层和面料层,所述面料层包括不透光的瓷质部和本发明所提供的透光晶粒。
优选地,所述底料层的与面料层相对的表面有纹理;更优选地,所述纹理为网格状纹理或者波纹状纹理。
优选地,所述面料层的表面为粗糙的表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透明熔块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包括如下组分进行搅拌混合,
钠长石粉: 50~70份
烧滑石: 10~14份
碳酸钡: 6~10份
氧化锌: 0~3份
方解石: 6~8份
硼酸: 6~12份
其中,各组分以重量计;
b)烧制,即得到透明熔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镰泉,未经霍镰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30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