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光栅化图形数据以进行立体显示的图形接口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3511.8 | 申请日: | 200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3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G·塞勒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G09G5/18;G09G5/36;G06F3/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柯广华;刘宗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光栅 图形 据以 进行 立体 显示 接口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般来说,本发明涉及图形处理,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光栅化图形数据的图形接口和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通过从两个稍微不同的有利位置感知世界而具有立体视觉。每只眼睛看到世界的不同景观,而大脑利用这种差异来推断深度和距离,从而感知三维(3D)视觉图景。
现有技术中正出现用于向观察者呈现立体图像(即,三维显示的图像)的液晶显示(LCD)设备或面板。例如,授予Thomas等人的美国专利号6,798,409公开了这样一种方法和显示器,其中提供3D模型的表示来作为3D图像进行呈现。该图像可在球状或双凸透镜状微透镜阵列下呈现,以使得在不同的视角呈现出不同的图像。使用一组正射投影来渲染这些图像。
授予Wasserman等人的美国专利号6,833,834公开了一种包括帧缓冲器、写地址产生器和像素缓冲器的图形系统。写地址产生器为从帧缓冲器输出的像素突发中的每个像素计算写地址。写地址对应于每个相应像素在突发中的相对显示顺序。将突发中的每个像素存储到其在像素缓冲器中的写地址。
授予Allen的美国专利号6,888,540公开了一种用于从不同观察点产生多个图像以显示3D场景的方法。使用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正交轴的齐次坐标系统、以及齐性值产生该场景的模型。从第一观察点获得第一显示图像,并通过使用位移值和齐性值更新第一显示图像的坐标值来获得一个或多个另外的显示图像。齐性值的使用减少了通过后处理获得另外图像所需的计算的复杂性。
授予Isakovic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US 2002/0154145公开了用于图像数据计算和同步数据输出的装置和方法。它还公开了用于产生和复制能够合起来感知成一个具有三维效果的光图像的两个局部光图像的装备。该装置具有包括图形主机和至少两个图形客户机的主机-客户机结构,图形主机和图形客户机通过第一消息通道连接在一起,第一消息通道用于交换第一消息,由此允许使局部光图像的计算和投影同步。
授予Snuffer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US 2004/0085310公开了用于提取和处理由OpenGL或常规二维监视器的其他基于API的图形应用产生的三维图形数据以使得可使用该图形数据来在3D体显示系统上显示三维图像的系统和方法。截取器模块截取送到OpenGL的指令,并基于所截取的指令提取数据以供3D体显示系统使用。
授予Harmon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US 2004/0179262公开了适合与多视图立体显示器配合使用以产生图像的方法。截取从应用传递到应用编程接口的代表将要显示的场景或对象的数据。在传递到应用编程接口之前,处理所截取的数据以渲染多个视图。
授予Sieckmann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04/0257360公开了一种用于将三维(3D)对象成像为对象图像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包含用于将对象成像的显微镜的成像系统、以及与该成像系统通信的计算机。致动器以特定的迅速方式在x、y和z方向上改变对象的位置。记录设备记录在对象的不同焦点级中的各个图像的栈。控制设备控制成像系统的硬件,并且分析设备根据图像栈产生三维浮雕图像和纹理。控制设备还将三维浮雕图像和纹理进行组合。
授予Routhier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05/0117637公开了用于处理压缩立体图像流的系统。压缩图像流具有多个第一格式的帧,每个帧由包括从左边图像取样的像素和从右边图像取样的像素的合并图像组成。接收器接收压缩图像流,并且与接收器通信的解压缩模块将压缩图像流解压缩,然后将解压缩的图像流存储在帧缓冲器中。串行化单元读取存储在帧缓冲器中的帧的像素,并且输出包括帧的左边图像像素和右边图像像素的像素流。立体图像处理器接收该像素流,缓冲这些像素,执行插补以便重新构造左边图像的像素和右边图像的像素,并且输出重新构造后的左像素流和重新构造后的右像素流。重新构造后的左右像素流具有与第一格式不同的格式。显示信号产生器接收重新构造后的左右像素流以提供输出显示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35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