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3726.X | 申请日: | 200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8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吉江信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5B19/02 | 分类号: | G05B19/02;B41J29/3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印刷数据输入后对打印机本体进行规定的操作、进行该印刷数据的印刷删除和印刷保留等各种处理的打印机等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提出有一种打印机,在打印机本体上设置印刷删除按钮等,在接收印刷数据后操作此印刷删除按钮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接收完成印刷数据来删除印刷的执行。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印刷装置中,在印刷中一旦使用者操作设置在操作面板上的删除开关,就能够进行对应此操作的开关进行中断处理并中止印刷。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有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用冲击传感器检测给与装置外罩的任意部位的打击或冲击,根据检测内容执行强制排纸处理和磁头(head)恢复处理、油墨交换处理等各种处理,由此减少装置本体中的操作面板和操作按钮等的设置数量。在此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来自主装置的设定命令,预先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中将需要进行冲击检测的设备状态和需要检测的冲击模式、以及检测该冲击模式时需要执行的处理的内容进行对应并加以存储。由此,即使设定后没有来自主装置的命令,也在图像形成装置侧自动地对应设备状态进行冲击检测。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6-3268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0-2469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专利文献1所述,如果在打印机本体上设置印刷删除按钮等操作按钮,就不能在该操作按钮之上放置物品等,增加设置上的制约。特别地,收据打印机等业务用打印机,为了不占地方,会放置在计数器之下的搁板等上,这种情况下,会无法按到操作按钮。此外,在用皮带夹装在使用者的腰部使用的携带型的收据打印机等的情况下,虽然希望能手摸直觉操作,但由于手摸很难找到操作按钮,所以存在很难顺畅地进行操作这样的问题。此外,当有多个操作按钮时,手摸很难判别是哪个操作按钮,存在产生操作错误等问题点。
如专利文献2所述,在检测使用者敲击装置外罩并进行处理的结构中,能够进行直觉的操作,能够从装置外罩上去掉操作按钮。但是,根据专利文献2的图像形成装置,必须预先在装置本体中存储需要进行冲击检测的装置状态以及以冲击检测作为触发执行的处理,所以存在所谓在设定上花费工时的问题。此外,在一旦设定进行冲击检测后,如果产生设定的装置状态,则必定受理基于冲击的操作。因此,存在所谓不能按每一印刷任务改变是否进行基于冲击检测的处理、或不能按每一印刷任务改变根据冲击检测进行的处理的内容的问题点。
鉴于这样的问题点,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能够通过冲击检测来探测敲击装置本体的轻敲操作并进行处理,并且能使是否受理轻敲操作按每一印刷任务不同。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打印机的控制方法,进行如下工序:
第1工序,与收到印刷任务一起接收等待冲击检测指令;
第2工序,根据上述等待冲击检测指令,向可检测冲击的等待冲击检测状态转移;以及
第3工序,在上述等待冲击检测状态下以检测到规定的冲击为条件,执行规定的处理。
此外,本发明的打印机,包括冲击检测部及控制部,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与收到印刷任务一起接收到等待冲击检测指令的情况下,向上述冲击检测部的等待冲击检测状态转移,在该等待冲击检测状态下以上述冲击检测部检测到规定的冲击为条件,执行规定的处理。
像这样,本发明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及打印机,由于在被施加冲击的情况下检测此冲击并进行规定的处理,所以不需要在装置本体中设置用于进行该处理的操作按钮等。因此,能够进行直觉的操作,即使手摸也能容 易并且正确地进行操作。此外,提高了装置本体的设置的自由度及设计的自由度。此外,在本发明中,根据等待冲击检测指令,打印机会变为等待冲击检测状态。能够只在接收到等待冲击检测指令时根据冲击检测进行操作。因此,能使是否受理基于冲击检测的操作按例如每一印刷任务而不同。
在本发明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中,上述第3工序中的上述规定的冲击可以是规定次数的冲击。据此,由于只在冲击的次数成为规定的次数的情况下才执行处理,所以就能够减少误操作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37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以及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
- 下一篇:聚焦测定方法和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