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灯座、包括该灯座的显示装置和组装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3903.4 | 申请日: | 200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8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赵珠完;崔盛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V21/00 | 分类号: | F21V21/00;F21V23/00;H05B41/282;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明星;杨 静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座 包括 显示装置 组装 方法 | ||
本申请要求于2008年1月29日提交的第2008-8978号韩国专利申请的 优先权,该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完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总体上涉及一种灯座、一种具有该灯座的显 示装置和一种组装灯的方法。更具体地讲,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 一种厚度薄的灯座、一种具有该灯座的显示装置和一种组装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高。近来, 已经开发出了各种类型的显示装置,并在各种领域中利用这些显示装置。
在这些显示装置中,平板显示器已经发展成了电子设备。典型的平板显 示器是利用液晶的电学特性和光学特性来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器(LCD)。 LCD具有纤薄的结构和轻的重量。另外,LCD具有低功耗,并且以低驱动电 压操作。LCD的这些和其它优点已经使LCD广泛地用在各种产业领域中。
LCD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用于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单元和向液 晶显示面板提供光的背光单元。
在传统的直下式背光单元中,为了使灯附于背光单元,通过将电线焊接 到灯引线上来将灯引线连接到灯座,然后使用连接件将灯座连接到逆变器。 也就是说,为了组装传统的直下式背光单元,手工地将电线焊接到灯引线上, 从而将灯引线连接到灯座,随后将连接件结合到灯座。如果如上所述手工地 组装直下式背光单元,则直下式背光单元的质量会根据工人的技能而变化。 手工组装还导致制造成本因劳动力成本的增大而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总体上提供了一种厚度薄并且结构有利于组 装工作的灯座。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总体上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灯座的显示装 置。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总体上还提供了一种组装显示装置的灯的发 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一种灯座可包括功率传输构件和壳。功率 传输构件包含导电材料并向灯电极提供功率。壳将功率传输构件容纳在其中。 功率传输构件包括逆变器连接件、第一灯电极支撑件和端子单元。第一灯电 极支撑件连接到逆变器连接件并包括灯电极容纳部分,灯电极被插入到灯电 极容纳部分中。端子单元具有固定端、自由端和连接端,固定端连接到第一 灯电极支撑件,自由端支撑灯电极以使灯电极附于灯电极容纳部分,连接端 在壳中将固定端连接到自由端。
根据本发明的灯座的另一实施例,自由端的最高点位于固定端的最高点 的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灯座的另一实施例,连接端在壳中弯曲,以将固定端连接 到自由端。
根据本发明的灯座的另一实施例,灯电极容纳部分包括插入引导件、固 定槽和斜面。当将灯电极插入到灯电极容纳部分中时,插入引导件引导灯电 极。固定槽连接到插入引导件,并具有与灯电极的直径对应的弯曲部分。斜 面连接到固定槽,以支撑灯电极。灯座还可包括位于自由端的末端的间隔调 节件,以调节自由端和插入引导件之间的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灯座的另一实施例,自由端可包括灯夹持部分,灯夹持部 分在围绕灯电极的同时与灯电极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灯座的另一实施例,灯座可包括第二灯电极支撑件,第二 灯电极支撑件与第一灯电极支撑件隔开并形成有灯电极容纳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可包括显示面板、背光组件 和框架。显示面板显示图像。背光组件包括向显示面板提供光的灯和向灯电 极提供功率的灯座。灯被固定到灯座。框架将背光组件容纳在其中。灯座包 括功率传输构件和容纳功率传输构件的壳。功率传输构件包括逆变器连接件、 第一灯电极支撑件和端子单元。第一灯电极支撑件连接到逆变器连接件并包 括灯电极容纳部分,灯电极被插入到灯电极容纳部分中。端子单元包括固定 端、自由端和连接端,固定端连接到第一灯电极支撑件,自由端支撑灯电极 以使灯电极附于灯电极容纳部分,连接端在壳中将固定端连接到自由端。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自由端的最高点位于固定端的最 高点的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连接端在壳中弯曲,以将固定端 连接到自由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39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