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心莲内酯C15位取代系列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3972.5 | 申请日: | 200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1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民;徐海伟;戴桂馥;王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7/06 | 分类号: | C07D407/0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5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心莲 内酯 c15 取代 系列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案为2005年12月7日申请的发明专利“穿心莲内酯C15位取代系列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05101072474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系列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系自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paniculata(Bum.f.)Nees中提取的二萜类内酯化合物,是中药穿心莲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具有消炎抗菌、抗病毒感染、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免疫调节、保肝利胆及抗生育等作用。穿心莲内酯资源广泛,在动物体内吸收快、药效长、生物利用度高,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近年来,对穿心莲内酯的研究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研究热点。我们以穿心莲内酯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穿心莲内酯系列衍生物,这对进一步开发利用穿心莲内酯,推动我国的中医药现代化、开发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药物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通过以传统中药穿心莲主要活性成分穿心莲内酯为先导,制备出系列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同时提供该系列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新药。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以活性成分穿心莲内酯为原料合成出一系列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其有如下通式:
通式1
通式1表示14-脱氧-11,12-脱氢-8,17-环氧穿心莲内酯的醛酮加成衍生物,式1中R1,R2为氢、C1-16烷基、芳香基、芳香烷基、芳酰基、烷酰基、链烯基、链烯酰基、杂芳基、杂芳酰基、芳烯酰基、芳烷酰基、杂芳烷基、杂芳酰基等基团。
通式1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14-脱氧-11,12-脱氢-8,17-环氧穿心莲内酯溶
解于甲醇或者乙醇或者四氢呋喃中,在碱催化下与醛酮于温度15~70℃下加热反应,即可得到通式1所示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其中所用的碱是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钾、碳酸氢钠、三乙胺、吡啶、N,N-二甲基氨基吡啶中的一种;其用量为0.2~5%摩尔。
所用醛酮是C1-16的饱和或者不饱和脂肪醛、芳香醛、杂芳醛,比如三聚乙醛、正丁醛、苯甲醛、取代苯甲醛、糠醛、取代糠醛、柠檬醛等;内酯/醛酮投料摩尔比为1/1.1~1/6。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所提供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方便、条件温和、不需要官能团保护、脱保护直接制备,收率高,可以方便地制备出穿心莲内酯系列衍生物,也是制备C15-取代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新方法。2、本发明发现了穿心莲内酯骨架上新的修饰部位,初步证实所合成的系列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在体外对多个人癌细胞株(系)有细胞毒性、免疫调节活性以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首次发现穿心莲内酯类似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为进一步的活性筛选提供了大量新的候选化合物。3、本发明所用的先导化合物为天然中药植物的主要成分,在我国资源丰富,有很强的地域资源优势,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穿心莲内酯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好地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举实例如下:
实施例1:制备通式1所示R1=R2=Me
取14-脱氧-11,12-脱氢-8,17-环氧穿心莲内酯60mg,丙酮0.5ml溶解于2ml甲醇中,加入10mg碳酸钠,于20℃反应48小时。反应结束后,浓缩反应体系并向其中加乙酸乙酯15ml,依次用稀盐酸、饱和食盐水、水洗涤,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分离得57mg白色固体,收率85%。实验数据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39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子束加工光学元件的拼接加工方法
- 下一篇:杂环的天冬氨酰基蛋白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