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理法灭菌增氧活性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4010.1 | 申请日: | 200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2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沈旋;王炜;王佩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旋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C02F1/50;C02F1/48;C02F1/20;C02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2江西省南昌市广场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理 灭菌 活性 | ||
1、一种物理法灭菌增氧活性水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纯物理方法水力空化技术、吹脱分离技术、磁水处理技术的串联组合;水力空化技术与磁水处理技术有协同增强作用,可以提高水的能态,使普通自来水转化为小分子活性水,本组合可单独使用;水力空化技术与吹脱分离技术有协同增强作用,能灭菌、增氧、除去水中部分低浓度挥性有机物,本组合也可单独使用;三种物理方法串联组合,形成两重强强联合,双重安全保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水器,其特征是:由磁水器(1)、组件(2)、出水嘴(3)组成;磁水器(1)是由内胆A(1.1)、钕铁硼强磁铁(1.2)、钢磁轭(1.3)、外壳(1.4)组成;水力空化器与吹脱分离腔组件(2)是由内胆B(2.1)、¢1.0-3.0mm多孔束流孔板(2.2)、板前室(2.3)、板后室(2.4)、吹脱分离腔(2.5)组成;磁水器(1)的前端与自来水阀门(4)连接,磁水器(1)的后端与组件(2)的入水口连接,组件(2)的后端与出水嘴(3)连接,出水嘴(3)向用户供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性水器,其特征是:由组件(2)、磁水器(1)、出水嘴(3)组成;组件(2)的前端与自来水阀门(4)连接,组件(2)的后端与磁水器(1)的入口连接,磁水器(1)的后端与出水嘴(3)连接,出水嘴(3)向用户供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水器,其特征是:由磁水器(1)、组件(2)组成;水力空化器与吹脱分离腔组件(2)是由内胆B(2.1)、文丘里管(2.2)、板前室(2.3)、板后室(2.4)、敞开式吹脱分离腔(2.5)组成;磁水器(1)的前端接有压力的水源---自来水或水泵(5),磁水器(1)的后端接组件(2)的入口,组件(2)的出水口敞开喷向空中,然后落入养殖池或灌渠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性水器,其特征是:由磁水器(1)、组件(2)串联组成;磁水器(1)的前端与输水管道的进水方向(6)连接,磁水器(1)的后端与组件(2)的入口连接,组件(2)的出口与输水管道出水方向(7)连接,即直接插入输水管道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性水器,其特征是:磁水器(1)是由内胆A(1.1)、钕铁硼强磁铁(1.2)、钢磁轭(1.3)、外壳(1.4)组成;磁铁(1.2)安装在内胆A(1.1)外部的限位槽内,钢磁轭(1.3)安装在磁铁(1.2)的外部罩住磁铁(1.2),外壳(1.4)将磁水器(1)罩住,使所有器件不外露。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性水器,其特征是:组件(2)是由内胆B(2.1)、束流孔板(2.2)、板前室(2.3)、板后室(2.4)、吹脱分离腔(2.5)组成;束流孔板(2.2)可以是¢1.0-3.0mm多孔板(2.2),也可以是文丘里管(2.2);内胆B(2.1)兼作组件(2)的外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旋,未经沈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40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肥养分控失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畜禽的纳米级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