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4098.7 | 申请日: | 200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8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吉见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3/06 | 分类号: | F24F3/06;F24F6/08;F24D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系统 | ||
1、一种空调系统(101),可进行室内取暖,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源单元(102),具有包含压缩机(121)、热源侧热交换器(124)、膨胀机构(123)、利用侧热交换器(122)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剂回路(120),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中可对用于室内取暖的载热体进行加热;
供气装置(103),将室外空气作为换气用空气向室内供给;以及
载热体回路(104),具有将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中被加热的载热体的热量向室内放出的一个以上的室内取暖装置(141、142、143)、以及利用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中被加热的载热体的热量对所述换气用空气进行加热的室外空气加热用热交换装置(144),使载热体在所述室内取暖装置与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之间以及所述室外空气加热用热交换装置与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之间进行循环,
所述载热体回路(104)与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122)连接,使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中被加热的载热体依次向所述室内取暖装置(141、142、143)、所述室外空气加热用热交换装置(144)供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101),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热体回路(104)还具有对所述室内取暖装置(141、142、143)及所述室外空气加热用热交换装置(144)进行旁通的至少一个旁通载热体回路(151、153、15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载热体回路(151、153、154)具有载热体流量调节机构(151a、153a、154a)。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101),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热体回路(104)具有载热体储存容器(161、161a、161b、161c)。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1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湿装置(182、183、184、185),对由所述室外空气加热用热交换装置(144)加热后向室内供给的所述换气用空气进行加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183、184)具有使水蒸气透过的透湿膜(183a、184a),使向所述透湿膜供给的水通过所述透湿膜与所述换气用空气接触可对所述换气用空气进行加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184)具有可吸收水分、且可通过加热使所吸收的水分脱离的吸湿液,利用所述换气用空气对吸收了水分的所述吸湿液进行加热,使水分向所述换气用空气中脱离,从而可对所述换气用空气进行加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184)使所述吸湿液吸收从室内向室外排出的排出空气中含有的水分,用于进行所述换气用空气的加湿。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184)使所述吸湿液吸收与所述换气用空气不同的室外空气中含有的水分,用于进行所述换气用空气的加湿。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184)使所述吸湿液吸收从室内向室外排出的排出空气和与所述换气用空气不同的室外空气的混合空气中含有的水分,用于进行所述换气用空气的加湿。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185)具有可吸附水分、且可通过加热使所吸附的水分脱离的吸附剂(185a),利用所述换气用空气对吸附了水分的所述吸附剂进行加热,使水分向所述换气用空气中脱离,从而可对所述换气用空气进行加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系统(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185)使所述吸附剂(185a)吸附从室内向室外排出的排出空气中含有的水分,用于进行所述换气用空气的加湿。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系统(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185)使所述吸附剂(185a)吸附与所述换气用空气不同的室外空气中含有的水分,用于进行所述换气用空气的加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40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具有集成进气歧管的凸轮轴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