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流风扇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4288.9 | 申请日: | 2009-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0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裕亮;金亲慎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9/64 | 分类号: | F04D29/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流 风扇 单元 | ||
1.一种风扇框架,该风扇框架包括:
具有第一端部的第一壳体,在该第一端部布置有第一突起;
具有第二端部的第二壳体,在该第二端部布置有沿特定轴线与所述第一突起相对的第二突起,该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成轴向相对关系;以及
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附接于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以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在一起,所述固定部件设有沿所述第一壳体的轮廓延伸的第三突起,以及沿所述第二壳体的轮廓延伸的第四突起,其中,所述第三突起具有隆起部,该第三突起的隆起部装配至形成于所述第一端部中的凹部,并且其中所述第四突起具有隆起部,该第四突起的隆起部装配至形成于所述第二端部中的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框架,其中,在所述第一端部布置有第一锁定部,并且在所述第二端部布置有与所述第一锁定部接合的第二锁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框架,其中,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构造成: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沿预定方向运动时彼此接合,并且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沿与所述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时彼此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框架,其中,所述预定方向是轴向、绕所述轴线的旋转方向以及垂直于所述轴线的方向中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框架,其中,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布置有所述第一突起的角部,并且所述第二端部具有布置有所述第二突起的角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框架,其中,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布置有所述第一锁定部的角部,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端部具有布置有所述第二锁定部的角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框架,其中,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布置有所述第一突起的弧形部,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端部具有布置有所述第二突起的弧形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框架,其中,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布置有所述第一锁定部的弧形部,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端部具有布置有所述第二锁定部的弧形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框架,其中,所述固定部件具有孔部,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插入该孔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框架,其中,所述固定部件设有与所述第一突起沿轴向接触的上部,以及与所述第二突起沿轴向接触的下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框架,其中,所述固定部件设有与所述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沿垂直于所述特定轴线的方向接触的侧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框架,其中,所述固定部件由树脂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框架,其中,所述上部具有隆起部,该上部的隆起部装配至布置于所述第一端部中的凹部,并且所述下部具有隆起部,该下部的隆起部装配至形成于所述第二端部中的凹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框架,其中,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均具有周向延伸的宽度增加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框架,其中,当被附接于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时,所述固定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轮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轮廓内侧。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框架,其中,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形成有凸缘部,该凸缘部包括具有所述第一突起的所述角部、具有所述第二突起的所述角部以及所述固定部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风扇框架,其中,在所述第一端部或所述第二端部中形成有轴向延伸的通孔,并且当沿轴向看时,所述通孔和所述凸缘部彼此不重叠。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框架,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是管道。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框架,其中,彼此重叠的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具有与所述固定部件相同的轴向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428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铰链装置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喷射织机中的投纬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