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延迟电路及使用信号延迟电路的振荡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4701.1 | 申请日: | 200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4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崔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5/135 | 分类号: | H03K5/135;H03K17/6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延迟 电路 使用 振荡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振荡器的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信号延迟电路 及使用此信号延迟电路的振荡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技术已经由最早的真空管、晶体管,进展到集成 电路芯片。其用途十分的广泛,也因此,电子产品也渐渐的成为现代人生活 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然而,振荡器更是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中不可或 缺的重要元件。
图1是依照已知技术中所绘示的电阻-电容振荡器的电路图。请参考图1, 所述电路包括一设定-重设触发器101、一第一或非门102、一第二或非门103、 一第一信号延迟电路104、一第二信号延迟电路105、一第一反相器106以及 一第二反相器107。第一信号延迟电路104是由P型晶体管MP1、N型晶体 管MN1以及电容器C01构成。第二信号延迟电路105是由P型晶体管MP2、 N型晶体管MN2以及电容器C02构成。
所述电路的操作主要是通过电容器C01、C02以及晶体管MN1、MN2所 构成的电阻,通过RC延迟的原理,产生时脉信号CK。为了详细说明所述振 荡器的运作原理,先假设设定-重设触发器101的重设端R、设定端S、Q输 出端以及反Q输出端的初始逻辑状态分别是0、1、1、0。此时,反相器106 的输入端的电压为逻辑高电压,反相器107的输入端的电压则低于其门槛电 压。由于重设端R的逻辑状态为0,且Q输出端的逻辑状态为1,因此,第二 或非门103的输出端为逻辑低电压,使得P型晶体管MP2导通。电容器C02 被快速的充电到逻辑高电压,使得设定-重设触发器101的设定端S转为逻 辑低电压,此时,设定-重设触发器101的重设端R、设定端S、Q输出端以 及反Q输出端的逻辑状态改变为0、0、1、0。
接下来,由于设定-重设触发器101的设定端S与反Q输出端的逻辑皆 为0,使得第一或非门102的输出端输出逻辑高电压,因此,P型晶体管MP1 截止,电容器C01通过晶体管MN1进行放电。当电容器C01被放电到逻辑 低电压时,设定-重设触发器101的重设端R、设定端S、Q输出端以及反Q 输出端的逻辑状态被改变为1、0、0、1。由于此时,设定-重设触发器101 的设定端S以及其反Q输出端的逻辑分别是0、1,并且,重设端R以及其Q 输出端的逻辑分别是1、0,因此,第一或非门102以及第二或非门103的输 出端皆为逻辑低电压,P型晶体管MP1以及MP2也因此导通。此时,电容器 C01被快速的充电到逻辑高电压,而设定-重设触发器101的重设端R、设定 端S、Q输出端以及反Q输出端的逻辑状态被改变为0、0、0、1。
接下来,由于设定-重设触发器101的重设端R与Q输出端的逻辑皆为 0,使得第二或非门103的输出端输出逻辑高电压,因此,P型晶体管MP2截 止,电容器C02通过晶体管MN2进行放电。当电容器C02被放电到逻辑低 电压时,此时,设定-重设触发器101的重设端R、设定端S、Q输出端以及 反Q输出端的逻辑状态又再度变回0、1、1、0。
由上述的操作原理,可以看出,所述种振荡器的振荡周期是由电容器C01、 C02以及晶体管MN1、MN2所构成的电阻来决定。从图1的电路,可以计算 出半个时脉的周期为:
其中,M是由偏压VBN所决定,一般的做法是利用电流镜的方式产生 VBN。图2是已知偏压VBN产生电路的电路图。请参考图1以及图2,由上 述电路图,可以进一步将M改写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47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用于发射和接收信号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互感式无触点起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