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进的电阻布置的起动机电磁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5683.9 | 申请日: | 200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4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新美正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02N11/00 | 分类号: | F02N11/00;F02N11/08;H01H50/16;H01H5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文;潘 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进 电阻 布置 起动机 电磁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控制起动机马达电力供应的电磁开关(或螺线管开关)。尤其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电阻布置的电磁开关,所述电阻用于限制供应到起动机马达的电流。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No.3767550,其对应的英文专利为美国专利No.6,923,152B2,公开了一种用于起动内燃发动机的起动机,其包括马达和用于在两个阶段驱动所述马达的电磁开关。
更具体地,所述电磁开关包括一对主触头、一对副触头和电阻。所述主触头与所述副触头并联在从电池向马达供应电力的起动机电路中。电阻在所述电路中与所述副触头串联。
在起动操作过程中,在第一阶段中只有所述副触头闭合,以便向所述马达供应通过所述电阻限制的限制电流。因而,马达加电而低速旋转,使起动机的小齿轮与发动机的齿圈更容易啮合。一旦小齿轮与齿圈形成啮合,则在第二阶段中闭合主触头,以便向马达提供电池的满电压,使得马达高速旋转。
另外,在电磁开关中,电阻布置在树脂制成的固定器中,使得电阻包围电磁线圈的径向外周并在电阻与电磁线圈之间形成一个气隙。
但是,在电阻的上述布置中,所述电磁开关的外径增加的量相当于气隙、电阻和固定器的径向厚度总和。
另外,由于电磁线圈的径向外周被固定器通过电阻环绕,所以很难将电磁线圈产生的热量沿径向向外散出。结果,所述电磁线圈的温度过度升高,缩短了电磁线圈的耐热时间。
为了降低电磁线圈的温度,技术人员可能考虑增大电磁线圈。但是,这将增加电磁线圈的重量并难以使电磁开关最小化。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做出了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开关,包括:电磁线圈、固定铁心、环形的磁板、可动铁心、树脂制成的触头罩、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二固定触头、可动触头和电阻。电磁线圈具有纵向轴线。固定铁心由所述电磁线圈环绕。环形的磁板沿所述电磁线圈的轴向设置在所述电磁线圈的一侧。所述磁板具有贯穿其径向中心形成的通孔。可动铁心能够沿所述电磁线圈的轴向穿过所述磁板的通孔朝向和远离所述固定铁心移动。触头罩布置成沿所述电磁线圈的轴向将所述磁板夹在所述触头罩与所述电磁线圈之间。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固定到所述触头罩并且从所述触头罩向外突出以便连接到电路。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二固定触头容纳在所述触头罩内并且分别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可动触头容纳在所述触头罩内并且配置成与所述可动铁心一起移动以便与所述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二固定触头电连接和电断开。电阻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以限制当所述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二固定触头电断开时流经所述电路的电流。所述电阻容纳在所述触头罩内并且沿所述电磁线圈的轴向插入在所述磁板与所述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二固定触头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所述电阻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结合到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并且定位成远离所述触头罩的径向内表面预定距离。
所述电阻在垂直于所述电磁线圈的轴向的平面上在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并具有至少两个弯曲部分。
所述电阻的热阻预先确定成,当所述电阻持续加电时,所述电阻在所述触头罩达到其软化温度之前熔化。
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要连接到的电路是用于向起动机马达供应电力的电路。
所述电磁开关还包括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杯状壳体。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壳体的封闭端并且将所述电磁线圈容纳在其内。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所述壳体的开口端并且将所述触头罩的端部配合在其内。所述第一部分具有比所述第二部分小的外径。
所述可动触头定位成沿所述电磁线圈的轴向比所述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二固定触头更远离所述磁板。
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中的每一个成型为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二固定触头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整体形成。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中的每一个成型为具有一个孔和两个凹槽的螺栓。所述孔开在所述螺栓的轴向端面上并具有预定深度。所述两个凹槽形成在所述螺栓的侧表面并沿所述螺栓的径向相互对置将所述孔夹在其间。所述电阻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插入所述第一端子的孔中并通过径向向内挤压变形所述第一端子的凹槽的底部而结合到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端插入所述第二端子的孔中并通过径向向内挤压变形所述第二端子的凹槽的底部而结合到所述第二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56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旁通压力调节阀
- 下一篇:包含功能构造体的功能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