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图形化使用者界面产生方法、系统,及电脑程序产品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6282.5 | 申请日: | 2009-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5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江启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G06F3/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 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图形 使用者 界面 产生 方法 系统 电脑 程序 产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图形化使用者介面产生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使数个视窗在荧幕中的视觉效果如同在立体空间中呈弧状排列的立体图形化使用者介面产生方法、系统,及电脑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部分作业系统皆是采用图形化使用者介面,以便于使用者操作。一般电脑的图形化使用者介面上所显示桌面、图标(icon)、视窗等图形,分别表示不同标的或工作状态,使用者可通过鼠标等输入装置进行操作。以视窗来说,通常以矩形的样式呈现;当开启数个视窗,在荧幕上看起来只是多数个交叠在同一平面上的二维图案。
近几年已有作业系统内建有特别的画面显示模式,使视窗以立体投影样式呈现。例如微软的Vista作业系统中的立体视窗翻阅(Windows Flip 3D)功能,可将所有开启视窗排成一行,再侧向投影在荧幕上;又例如Linux作业系统则有桌面立方体(3D Desktop Cube)的功能,将整个桌面及开启的视窗贴在立方体的六个面,使用者可旋转该立方体且点选其中一面。
然而,上述模式只提供浏览或是选取视窗的功能,一旦某一视窗在该特别模式中被选取,其他的视窗也会自动切换回一般的二维图案。此外,现有产品的立体显示功能,对于使用者而言,操作上并不够简便且机动性不足,仍有改善的空间。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图形化使用者介面产生方法、系统,及电脑程序产品在方法、产品结构及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方法及产品又没有适切的方法及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化使用者介面产生方法、系统,及电脑程序产品,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图形化使用者介面产生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化使用者介面产生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且具有机动性的立体图形化介面产生方法,并且能针对已开启的视窗变形投影而产生立体的视觉效果,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电脑程序产品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脑程序产品,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脑程序产品,当电脑载入该电脑程序并执行后,可完成该立体图形化介面产生方法,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图形化使用者介面产生系统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立体图形化使用者介面产生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且具有机动性的立体图形化介面产生系统,能针对已开启的视窗变形投影而产生立体的视觉效果,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立体图形化使用者介面产生方法,在一电脑执行,使一原始视窗进入一立体模式;该方法包含以下的步骤:(a).定义一画面原点;(b).获取一立体变形前的视窗所在矩形的位置资讯,该矩形具有四个端点,其中左侧二端点连线为一左边线,右侧二端点连线为一右边线;(c).调整该左、右边线的位置,使该二边线间的距离随“该二边线与该原点距离”而改变;(d).提供一上一下间隔排列的曲线;以及(e).计算该调整后左、右边线与该二曲线的交点,得到一四边形的四个端点,并使该原始视窗变形投影到该四边形。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前述的立体图形化使用者介面产生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c)中,该左、右边线间的距离的缩放率随“该边线与该原点距离”而改变。
较佳地,前述的立体图形化使用者介面产生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c)中,该左、右边线间的距离的缩放率与“该边线与该原点距离”成正比或反比。
较佳地,前述的立体图形化使用者介面产生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c)中,该左、右边线间的距离与“该边线与该原点距离”成正比或反比。
较佳地,前述的立体图形化使用者介面产生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d)中,该二曲线是二共轴的抛物线。
较佳地,前述的立体图形化使用者介面产生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d)中,该二抛物线开口方向相同,且该二抛物线的“焦点与端点的距离”不同。
较佳地,前述的立体图形化使用者介面产生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d)是先找出二作为上、下界线的抛物线,再以等比例转换方式找出该上、下界线间的二抛物线,作为该步骤(e)所述四边形上、下边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62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水透气的人造革制造方法
- 下一篇:制备乙酰丙酸的调酸式水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