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组件和具有该显示组件的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6418.2 | 申请日: | 2009-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9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韩相善;金容佑;李尚奕;全在焕;元钟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明星;马翠平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组件 具有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组件及一种具有该显示组件的显示装置,具体地说,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前安装法将平板显示组件和盖组合的结构以及一种具有 该结构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液晶显示器(LCD)是一种平板显示装置,LCD包括供应光的背光 组件和利用所述光显示图像的LCD面板。LCD装置被用在各种工业领域中, 并且LCD具有诸如厚度薄、重量轻、功耗低、驱动电压低等有利特性。LCD 装置被广泛地用在大型电子装置(例如,电视接收机)中。
在大型LCD装置中,直接暴露于用户的盖(例如,包含塑料材料的前盖 或后盖)容纳LCD装置,以保护LCD装置并具有优良的设计。通常,LCD装 置的边缘可以被金属支架覆盖,以保护LCD面板和背光组件。支架可与盖组 合,以将LCD装置固定到盖。
将LCD装置组合到盖的传统方法包括侧安装法和前安装法。在侧安装法 中,使用螺钉以将托架附着到前盖或后盖。托架在LCD装置的侧部和前盖的 侧部之间形成间隙,并且托架使前盖的框架的宽度增大。
优选地,减小显示装置的框架的宽度以使得LCD装置纤细。已经提出前 安装法来减小在侧安装法中的显示装置的宽度。在前安装法中,去除了托架, 并且在支架的前表面上形成连接结构,所述支架与前盖和后盖组合。
然而,为了通过前安装法不使用托架来组装LCD装置,在LCD装置的 支架的一个或多个侧壁中形成切口部分,以减少与从前盖或后盖延伸的连接 凸起的冲突。因此,支架的侧壁具有形成在几个位置处的开口,从而降低了 侧壁对抗外部提供的撞击的机械强度。例如,具有开口的侧壁受到弯曲应力 而变形。
结果,由于在LCD装置的组装过程中的变形,增加了支架的许多缺陷。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提高了的对抗外部提供的撞击 的强度的显示组件。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显示 组件的显示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显示组件包括显示模块、支撑框架、前容纳框架 和后容纳框架。显示模块显示图像。支撑框架包括:支撑部件,支撑显示模 块;侧部件,连接到支撑部件;至少一个组合凹陷,形成在拐角上,侧部件 和支撑部件的上表面在所述拐角处相交在一起。第一孔形成在组合凹陷的底 部上。
前容纳框架包括覆盖显示模块的显示屏的边缘部分的顶表面部件,并具 有暴露第一孔的第一开口。前容纳框架的侧表面部件从顶表面部件延伸并与 后容纳框架的侧部件相对。
后容纳框架包括底部件、侧壁部件、切口部分和第一加强构件。底部件 支撑显示模块的后表面并具有对应于第一孔的第二孔。侧壁部件设置在支撑 框架的侧部件和前容纳框架的侧表面部件之间。切口部分形成缺口以暴露第 二孔。第一加强构件弯曲以与第二孔的边缘分隔开,并使由切口部分形成的 相对的边缘互相连接。
可从侧壁部件的边缘延伸的第一加强构件固定到组合凹陷中,从而使支 撑框架和后容纳框架固定。第一开口可将侧表面部件暴露到侧表面部件的下 部,前容纳框架可包括使侧表面部分的通过第一开口形成的相对的边缘相互 连接的第二加强构件。
第二加强构件可弯曲以与第一孔分隔开,从而第二加强构件可被容纳在 组合凹陷中。第二加强构件可与侧表面部件的下部分隔开。第二加强构件可 相对于第一孔与第一加强构件相对。
第一开口暴露侧表面部件,并且第一加强构件从侧壁部件向侧表面部件 突出,从而第一加强构件插入到第一开口中。前容纳框架还包括将侧表面部 分的通过第一开口形成的相对的边缘相互连接的第二加强构件。第一加强构 件布置在第二加强构件的上边缘上。在第一加强构件的上边缘处形成有相对 于第二加强构件向侧部件倾斜的倾斜部分。相反,第二加强构件与第一加强 构件的外表面叠置。第二加强构件设置在第一加强构件的上部,并且相对于 第一孔与第一加强构件相对,以被容纳在组合凹陷中。
在示例实施例中,支撑框架还包括与支撑框架的拐角部分对应而形成在 支撑部件处的第三孔,通过连接支撑框架的每个侧部件来形成所述拐角部分。 前容纳框架还包括形成在前容纳框架的对应于支撑框架拐角的前拐角处的第 二开口,第二开口暴露第三孔,后容纳框架还包括形成在后容纳框架的对应 于支撑框架拐角的后拐角处的第三开口,第三开口暴露第三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64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亮度增强膜层压的光漫射板和制造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