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确定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含量的空调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6625.8 | 申请日: | 2009-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4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乘溶;宋致雨;金星桓;崔昶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小军;张浴月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确定 空调 装置 制冷剂 含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装置和一种用于确定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含量的方 法,并且具体地涉及一种空调装置和一种用以准确地确定空调装置中的制冷 剂含量是否恰当的空调装置制冷剂含量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复式空调装置,如果在复式空调装置中流动的制冷剂多于或者少于 固定含量,则系统性能降级,并且更糟糕的是,所述复式空调装置还可能损 坏。在相关领域中,在空调装置的特定位置安装压力表(或压力计),以基 于压力表检测的制冷剂压力来确定制冷剂含量的过量和欠量。然而,只有空 调装置的专业人员或者技术人员才能够通过使用这样的方法来确定制冷剂 的过量和欠量,因而对于一般用户而言使用该方法并不方便。此外,即使是 技术人员,除了间接地确定制冷剂的过量和欠量之外,也别无选择,这降低 了制冷剂过量和欠量的确定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在多数情况下,要完全去除 空调装置中的制冷剂,然后再向空调装置充入新的制冷剂。这样不必要地向 空调装置充入新的制冷剂会花费大量时间并且造成高昂成本。此外,针对确 定制冷剂过量和欠量的过程以及重新充入制冷剂的过程,还应当停止空调装 置的运行,这也给用户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确定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含量 的空调装置和方法,其能够准确地确定空调装置中的制冷剂含量是否恰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用于确定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接收用于执行制冷剂含量确定模式的请求,其中所述制冷剂含 量确定模式用以确定空调装置中充入的制冷剂的含量是否恰当;在以第一运 行模式运行空调装置时,如果确定制冷剂含量确定模式可以开始,则将空调 装置改变成第二运行模式以稳定空调装置;以及当空调装置得以稳定时,确 定空调装置中充入的制冷剂的含量是否恰当。
第一运行模式可以是用于以鼓风模式运行空调装置的模式。在鼓风模式 中运行空调装置之后,如果在满足预设条件的状态下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分 别在预设温度范围内,则可以确定制冷剂含量确定模式可以开始。
空调装置可以是包括多个室内单元的复式空调装置,第二运行模式可以 是全房间冷却运行模式或全房间加热运行模式,其中在全房间冷却运行模式 中运行多个室内单元以便进行冷却,在全房间加热运行模式中运行多个室内 单元以便进行加热。
在稳定空调装置时,如果空调装置的多个运行变量在预设范围内,则可 以确定空调装置已经稳定。
可以基于空调装置的所述多个运行变量来确定制冷剂的含量是否恰当。 在这一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预先存储的模糊数据来确定制冷剂的含量是否 恰当,所述模糊数据与多个运行变量有关。
用于确定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含量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可视地显示所充入 的制冷剂的含量是否恰当。
在空调装置和用于确定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含量的方法中,当请求执行制 冷剂含量确定模式时,可以自动地确定空调装置中的制冷剂含量是否恰当。 因此,用户可以很容易地检查空调装置中充入的制冷剂是充足还是不足。
此外,由于是在稳定空调装置之后执行制冷剂含量确定模式,所以可以 准确地确定制冷剂含量。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是为了对本发明有进一步理解,所述附图被并入本说明书 中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所述附图用于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 一起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配置,所述空调器被用于 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含量确定方法。
图2图示了当运行空调器进行冷却时制冷剂的流动。
图3图示了当运行空调器进行加热时制冷剂的流动。
图4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含量确定方法 的控制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示意地示出了如图1中所示空调器的运行变量‘A’的成员函数的曲 线图。
图6是示意地示出了如图1中所示空调器的运行变量‘B’的成员函数的曲 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空调装置包括实施冷却运行的一般空调器、实施加热运行的加热器、实 施冷却和加热运行的一般热泵型空调器以及冷却/加热多个室内空间的复式 空调器。下文将具体描述作为空调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复式空调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66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