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及其导光体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6677.5 | 申请日: | 200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6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黄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信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及其 导光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发光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通过导光体导引光线形成多个虚拟影像的发光装置及其导光体。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目前发光二极管的技术发展已相当成熟,其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举例来说,发光二极管可应用在照明领域;相比于一般采用荧光灯的照明设备,发光二极管具有耗电量低、寿命长且不含汞等特性,因此采用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设备具有节省能源及顺应环保趋势的优点。
虽然LED有着高辉度(luminance)的发光特性,但由于制作及封装结构的原因,只有前半部发光。若应用于灯泡设计,将会受限于LED的前半部发光的特性,而使得单纯使用LED无法产生传统灯泡的全周式发光特性。
为了实现全周式发光,利用LED作为光源的传统发光装置1是设计一个具有多个表面的基座10,每个表面朝向不同方向,进而将多颗LED 12布满于基座10的多个表面上,如图1所示。但是,此发光装置1需要多次粘合及组装,制作流程较为复杂,并且总的发光效果也无法模拟出传统灯泡的灯丝发光效果。
由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及导光体,该发光装置能够全周式发光,并且能够模拟出传统灯泡(灯丝)发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范畴在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及其导光体,用以导引LED光源所发射的光线以形成多个虚拟影像,进而仿真出传统灯泡的发光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范畴,本发明的导光体包含反射面、第一折射面及第二折射面。其中LED光源发出的第一部分光线在离开导光体前,经反射面反射与第一折射面折射而形成第一虚拟影像;LED光源发出的第二部分光线在离开导光体前,经反射面反射与第二折射面折射而形成第二虚拟影像。
本发明的另一个范畴在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使LED光源所发射的光线形成多个虚拟影像,进而仿真出传统灯泡的发光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范畴,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包含LED光源及导光体。导光体的结构及LED光源所发射的光线在导光体中行进的路径请参见上文的说明,于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导光体通过多个反射面与多个折射面的搭配,导引LED光源发射的光线形成多个虚拟影像。导光体导引光线而形成的多个虚拟影像相当于分布于不同位置(垂直位置或水平位置)的虚拟光源。这些虚拟光源并不具有实体结构,从而也就没有光线阻挡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发光装置能够达到全周式发光的目的。若这些虚拟光源位于同一光轴上,则相当于线状光源(类似于传统灯泡的灯丝),因而模拟出传统灯泡的发光效果。由此,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不但具有LED体积小及耗电量低的优点,并且能充分导引光线朝四周发射,达到全周式发光的目的。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利用以下对发明的详细描述及所附的附图而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传统的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LED具有特定的封装结构,封装结构的一侧具有开口且另一侧没有开口,因此LED所发射的光线只能从有开口的那一侧射出,亦即只能单侧发光。为了让只能朝向单侧发光的LED所发射的光线呈现出多个光源发光的效果,本发明设计了多个表面来折射或反射光线,以聚集及散射光线而形成多个虚拟光源。关于本发明的发光装置是如何形成多个虚拟光源,以充分利用光线并模拟传统灯泡的发光效果,请见下述说明。
请参阅图2,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发光装置3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发光装置3包含导光体30及发光二极管(LED)32,导光体30具有两个凹陷空间,其中一个凹陷空间(容置区)的设计是为了容置LED 32,另一个凹陷空间的设计是为了与导光体30的外侧表面互相搭配,用以导引LED 32所发射的光线形成多个虚拟影像。
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所使用的LED 32可为单芯片LED(single chipLED)或多芯片LED(multi-chip LED)。此外,该LED 32可选用白光LED、红光LED、绿光LED、蓝光LED、黄光LED或发出其它颜色光线的LED。此外,当该LED 32为多芯片LED时,可视情况选用发出不同色光的LED芯片组合成能够发出期望的颜色的光线的LE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信精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信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66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热交换器
- 下一篇:一种低温液体容器的限位充装装置及低温液体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