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灯管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6820.0 | 申请日: | 200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8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裴建昌;陈奕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V5/00;F21V19/00;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源,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灯管。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所 能达到的功率越来越大,且所发出的光的强度越来越高。此外,发光二极 管更具有省电、使用寿命长、环保、启动快速、体积小...等优点。因此, 发光二极管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照明设备、交通号志、显示器、光学鼠标... 等产品,且更有逐渐取代传统荧光灯管的趋势。
为了使发光二极管灯管固定于传统荧光灯管的灯座上,一种公知技术 是采用固定件将发光二极管灯管固定于灯座上。然而,固定件本身并没有 导电的效果,而仅有固定灯管的效果,因此尚需通过额外的导线来电性连 接灯管内的电路板与灯座。额外的导线须以手动焊接的方式连接灯管内的 电路板与灯座,这会使得发光二极管灯管的安装及拆卸不易,导致更换灯 管不易且费时。
若为了解决上述发光二极管灯管的安装及拆卸不易的问题,而将传统 荧光灯管的适于插入灯座插孔的两个电极柱以焊接的方式直接焊接在电 路板上,又会有结构强度不足及此两个电极柱平行度不够高的问题。具体 而言,当以类似于安装传统荧光灯管的方式,将发光二极管灯管的电极柱 插入灯座插孔,并旋转发光二极管灯管至定位时,旋转灯管的扭力易使电 极柱与电路板之间的焊接点承受不住,而导致电极柱从电路板脱落。此外, 在焊接的过程中欲维持两个电极柱的平行度会相当不易,因此这样的设计 方式容易导致良率不高。
此外,公知发光二极管灯管中的发光二极管是设于电路板的中央,如 此的设计会使发光二极管过于集中在电路板的某个区域。由于发光二极管 具有较高的指向性,因此当发光二极管的配置过于集中的话,会使发光二 极管灯管所发出的光过于集中,而不适合用来作为一般照明。此外,若发 光二极管的配置过于集中会导致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热过于集中而不易 散去,这会使得发光二极管灯管的散热效率变差,进而影响发光二极管的 发光效率及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管,其所发出的光较为均匀,且其具有 较佳的散热特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灯管,其包括散热座、透光灯罩及至 少一光源模块。散热座具有承载面。透光灯罩配置于散热座上,其中散热 座与透光灯罩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且承载面朝向容置空间。光源模块包括 承载器、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及多个非发光型被动组件。 承载器配置于承载面上,并位于容置空间中。这些第一发光组件沿着第一 参考直线排列于承载器上,以形成第一排发光组件。这些第二发光组件沿 着第二参考直线排列于承载器上,以形成第二排发光组件。第一排发光组 件与第二排发光组件彼此间维持间隔空间。这些非发光型被动组件配置于 承载器上,并位于间隔空间中,其中这些非发光型被动组件电性连接至这 些第一发光组件及这些第二发光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这些第一发光组件与这些第二发光组件均为 发光二极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这些非发光型被动组件包括电阻、保险丝 (fuse)及萧特基二极管(Schottky diode)至少其中之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承载器具有多个第一贯孔,其由间隔空间往 承载面延伸并贯穿承载器。灯管可还包括多个第一锁固构件,分别由贯穿 这些第一贯孔以将承载器锁附于散热座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间隔空间在与第一参考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 宽度落在5.0毫米至10毫米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透光灯罩具有雾化结构,其位于透光灯罩的 表面或内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光源模块还包括连接器,其包括绝缘座及二 电极柱。绝缘座配置于承载器上,并位于容置空间中。承载器具有相对的 第一端与第二端,且绝缘座配置于第一端上。每一电极柱的一部分嵌入至 绝缘座中,且电极柱的另一部分伸出容置空间外。这些电极柱电性连接至 第一排发光组件及第二排发光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光源模块的数量为二个,这二个光源模块的 二个第一端以及二个第二端均排列于第三参考直线上,这二个光源模块的 二个第二端彼此相邻,且这二个光源模块的二个第二端位于该二个光源模 块的二个第一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6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排污功能的吸尘柜
- 下一篇:一种露天储煤堆场喷淋抑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