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附连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6840.8 | 申请日: | 200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7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广木丰久;佐野浩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都须贺 |
主分类号: | G09F7/18 | 分类号: | G09F7/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曾祥夌;曹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附连部件,其包括:
至少在其一端处具有硬质固定元件的细长部件,其中所述细长部件由弹性体模制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连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长部件是具有大致圆形截面的线状部件;以及
所述固定元件包括设于所述细长部件一端处、具有接合部的接收段,以及设于所述部件另一端处、具有将装配到所述接收段中并与所述接合部相接合的被接合部的插入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连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细长部件两端处的所述固定元件通过将其进一步与延伸部件组合而以组件的形式提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连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连部件包括一体地设于所述接收段的一部分中的钩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连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长部件采用带的形式;以及
所述固定元件以夹部的形式来提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连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长部件采用带的形式;以及
所述固定元件提供为用于连结目的元件,其包括设于该细长部件的一端处、具有接合部的接收段,以及在所述带状细长部件的另一端处设于其一个表面上的被接合部,所述接合部以恒定的间隔形成以与所述接合部相接合。
7.一种制造附连部件的方法,包括将通过对弹性体进行挤压模制而获得的细长部件插入到硬质固定元件中的步骤。
8.一种制造附连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弹性体注射模制细长部件;以及
在将所述细长部件切至适当的尺寸之后,将硬质固定元件外插至所述细长部件的端部。
9.一种制造包括至少在其一端处具有硬质固定元件且由弹性体模制出的细长部件的附连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先模制所述固定元件;以及
其后使以适当的方式模制出的所述弹性细长部件与所述固定元件牢固地联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附连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元件设于所述细长部件的两端处;以及
所述固定元件之一是具有接合部的接收段,而另一个则是具有被插入到所述接收段中以与所述接合部接合并锁紧的被接合部的插入段。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制造附连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固定元件具有用以接纳于由弹性体制成的所述细长部件的端部部分中的联接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附连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轴形成有凹槽,所述弹性体进入所述凹槽以实现刚性集成。
13.根据权利要求9,11或12中任一权项所述的制造附连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连用作头发橡皮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都须贺,未经株式会社都须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68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处理液槽的闸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