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延伸管联结的防冻型太阳能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7125.6 | 申请日: | 2009-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8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夏凤义;夏献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凤义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伸 联结 防冻 太阳能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热水器,特别是涉及太阳能热水器上下水管的防冻及现有已投入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
背景技术:
目前安装的太阳能通常设在房(楼)顶上,太阳能热水器上下水管设在室外,冬天易被冻结而影响正常使用,严重时可能冻坏水管,通常是等待温度回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上延伸管联结的防冻型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太阳能水箱、聚热板、上下水管、溢水管,特征是:1、联结短管联结上下水管的上延伸管和上下水管的保温管并相通;2、联结短管联结上下水管的上延伸管、溢水管的上延伸管和上下水管的保温管并相通。
保温管套在上下水管外面其之间并保持一定的缝隙。
水箱联结点的上下水管、溢水管均向上延伸,上下水管的上延伸管高度超过溢水管,但较溢水管的上延伸管低(溢水管向上延伸的情况下)。
鉴于目前上下水管入室部分直接与水闸相通,而保温管无法直接进入室内,本发明将保温管通过与其相通的导管穿墙与室内相通。
本发明设计的目的是利用太阳能水箱热水通过对被冻结的上下水管加热化冻;即联结短管联结上下水管的上延伸管和上下水管的保温管并相通,通过溢水管对太阳能水箱上水(溢水管只能和水箱相通即非敞开),由于上下水管的上延伸管其高度超过太阳能水箱的溢水管(避免平时上下水管对水箱上水时,水由上下水管上延伸管流出而水箱上不满水),其并且与水箱内水相通;由于此时溢水管成了进水管,水箱水位超过上下水管的上延伸管,或水箱内压力使水位达到上下水管的上延伸管,水箱内水便由上下水管的延伸管口溢出经联结短管进入保温管,保温管内的上下水管经热水加热化冻。
为利用太阳能水箱所散发的热量和温度较高的室内空气,联结短管除与上下水管的保温管、上下水管的上延伸管联结外,还可和溢水管的上延伸管(此时,溢水管与水箱联结点的溢水管向上延伸管、但较上下水管的上延伸管高,避免水箱上水后由溢水管上延伸管漫出而上下水管的上延伸管不出水)进行联结,使室内、导管、上下水管的保温管、联结短管、水箱(水箱水不满的情况下)、溢水管和室内形成一个空气循环系统,利用太阳能水箱所散发的热量和温度较高的室内空气,对上下水管保温和加温,这样上下水管不易被冻结,从而使太阳能能正常使用。
通过导管、保温管、联结短管、上下水管的上延伸管或溢水管上延伸管、水箱、溢水管也可形成一个系统。
必要时,也可通过导管、保温管注入热水对上下水管化冻。
在溢水管不向上延伸的情况下,如果要通过溢水管向水箱上水利用水箱热水对被冻结的上下水管加热化冻,溢水管只能和水箱相通(即非敞开)。
上延伸管联结的防冻型太阳能热水器的溢水管、溢水管上延伸管、水箱、上下水管的上延伸管、联结短管、导管均设有保温材料保温,或其直接由保温材料制成(水箱除外)。
上延伸管联结的防冻型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易生产和安装,使用方便;通过此种办法也可对现有已投入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改变其在冬天易被冻结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上延伸管联结的防冻型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A点放大剖视图
图4B点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联结短管4联结上下水管3的上延伸管13、溢水管2的上延伸管12和上下水管3的保温管5并相通位例)
保温管5套在上下水管3外面并保持一定缝隙,联结短管4联结溢水管2的延伸管12、上下水管3的延伸管13和保温管5并相通;溢水管2、上下水管3穿墙与室内相通;保温管5通过与其相通的导管6穿墙与室内相通。
在使用上延伸管联结的防冻型太阳能热水器时,关闭闸阀10、7,打开闸阀8和9,打开闸阀11接通水源,通过上下水管3对水箱1上水;水箱1水漫后由溢水管2流入室内,关闭闸阀11;使用时,打开闸阀10,调节闸阀11后即可使用热水。
在天冷时,由于溢水管2(其即不是保温材质也没有进行保温)空气较凉,比重较大便流入室内,室内空气温度较高比重较轻进入保温管5;如此循环,从而对上下水管3保温;这样上下水管3不易被冻结,使太阳能能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凤义,未经夏凤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7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互式通信会话导向装置
- 下一篇:车辆驾驶员辅助系统以及相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