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绳索止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7163.1 | 申请日: | 200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4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柴田直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7/06 | 分类号: | B66B7/06;B6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绳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绳索止振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现有的电梯绳索止振装置,已知有这样的技术:由于地震时或强风时等的建筑物的摆动,与配置在井道中的轿厢或对重连接的曳引绳索、控制缆线、或者限速器绳索等大幅度摆动,从而与设置在井道内的设备等干涉,为了防止上述情况,在将轿厢和对重悬吊于曳引绳索、并将补偿绳索从该对重的下表面经补偿绳轮绕挂至上述轿厢的下表面的电梯装置中,在上述对重的上下移动路径方向上至少配置一个以上的绳索止振装置,该绳索止振装置包括:安装部件,其彼此对置地安装在上述对重的上下移动路径附近;框架,其与伴随上述轿厢的升降而上下移动的上述对重隔开预定距离地架设在上述安装部件之间;以及第一和第二弹性体,它们双重设置在该框架的外表面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还已知有这样的技术:电梯绳索止振装置具有止振部件,该止振部件沿大致水平方向设置于电梯的轿厢的升降路径与对重的升降路径之间,用于抑制上述对重侧的绳索的振动,其中上述对重通过绳索与上述轿厢连接,上述电梯绳索止振装置构成为包括:安装部件,其设置在上述对重的升降路径的水平方向的一侧部附近,并且将上述止振部件的一端部保持为能够转动;和卡定部件,其设置在该安装部件的大致水平方向上的、上述对重的升降路径的另一侧部附近,并且平时能够卡定上述安装部件的另一端部,上述安装部件固定在引导上述对重的一对导轨的一根上,并且该安装部件在靠上述轿厢侧具有轴支承上述止振部件的一端部的支承轴,上述卡定部件固定在上述一对导轨的另一根上,并且该卡定部件在靠上述轿厢侧具有卡定上述止振部件的另一端部的承接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7696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51637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的电梯绳索止振装置中,由于绳索止振装置以预定间隔固定地安装在轿厢和对重之间,所以在维修作业人员登上轿厢的顶棚进行维修检查作业时,在轿厢移动了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问题:用于维修检查作业的器具等有可能会夹在设置于轿厢上的扶手等与绳索止振装置之间,从而阻碍轿厢的移动;或者该维修作业人员有可能与绳索止振装置接触。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示的现有的电梯绳索止振装置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在与配置在井道中的轿厢或对重连接的曳引绳索等因地震时或强风时等的建筑物摆动而大幅度振动的情况下,该曳引绳索等有可能会被用于卡定止振部件的另一端部的承接部夹住、或者夹在承接部与止振部件之间。
此外,由于止振部件的重量重,使其向上方转动所需的载荷变大,所以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在用于维修检查作业的器具等夹在设置于轿厢上的扶手等和绳索止振装置之间的情况下,冲击变大。关于该情况,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使用用来平衡重量的重物或弹簧、以使止振部件容易转动的技术,但是若这样做又存在止振装置的结构变得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通过简洁的结构获得一种电梯绳索止振装置,关于该电梯绳索止振装置,在维修作业人员登上轿厢的顶棚进行维修检查作业时,在移动了轿厢的情况下,能够事先防止用于维修检查作业的器具等夹在设于轿厢上的扶手等与绳索止振装置之间,而且,能够减小发生上述情况时的冲击,并且不必担心在曳引绳索等大幅度振动时该曳引绳索等被止振部件等夹住。
本发明涉及的电梯绳索止振装置构成为,该电梯绳索止振装置设置于电梯,该电梯包括:一对轿厢轨道,它们对置地配置在井道内;一对对重轨道,它们对置地配置在上述井道内;轿厢,其由上述轿厢轨道引导,并且以能够自由升降的方式配置在上述井道内;和对重,其由上述对重轨道引导,并且以能够自由升降的方式配置在上述井道内,
上述电梯绳索止振装置包括:
第一止振部件,其具有:配置在上述轿厢的升降路径和上述对重的升降路径之间的第一止振臂部;与上述第一止振臂部的一端连接的第一止振轴部;以及限制上述第一止振臂部从水平向内的位置向铅直下方转动的第一旋转范围限制部;
第一轴支座,其在一个上述对重轨道的背面附近以上述第一止振轴部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承上述第一止振轴部;
第二止振部件,其具有:配置在上述轿厢的升降路径和上述对重的升降路径之间的第二止振臂部;与上述第二止振臂部的一端连接的第二止振轴部;以及限制上述第二止振臂部从水平向内的位置向铅直下方转动的第二旋转范围限制部;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71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交互式C语言的多总线模块化机器人控制器
- 下一篇:林业用病虫害散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