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面显示面板及其线路修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7361.8 | 申请日: | 2009-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7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黄韦凯;陈介伟;姜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G02F1/13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 燕;陈 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显示 面板 及其 线路 修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面显示面板及其线路修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不需经由修补线(rescue line)而可进行线路修补的平面显示面板与线路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相较于传统非平面显示器,例如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平面显示器具有重量轻与厚度薄等特性,已逐渐成为显示器市场上的主流产品,被广泛应用在家用电视、个人计算机显示器以及如手机、数码相机与便携式音乐播放装置等便携式电子产品。
由于平面显示器的发展不断趋向高解析度的设计,使得平面显示面板上如扫描线与数据线等导线的分布越来越密集,因此工艺难度也相对地提高,造成相邻的导线容易发生短路问题。此外,以液晶显示面板为例,为了提供多区域垂直配向的结构设计以增广视角范围,业界也于液晶显示面板中导入了单一像素区具有两条数据线(data line)与一扫描线(或称栅极线gate line)或单一像素区具有一数据线与两条扫描线的设计,又分别称为2D1G或2G1D结构。以2D1G结构为例,一像素区包括两个子像素,分别由不同的数据线所控制,因此在相邻像素区之间会有两条数据线相邻设置,使得数据线之间的距离大幅缩小,更容易造成短路问题。
根据传统平面显示面板修补导线的方法,必须在基板上另外设置修补线以进行修补,包括先以激光刀将短路部分切断,再另外以修补线连接被切断的导线,以维持正常的信号传输与运行。然而,根据传统液晶显示面板的导线设计,若以激光刀切割发生短路问题的数据线,则很容易会因为激光刀能量控制不佳,造成数据线与其上、下层相重叠的电容电极或共用电极线发生材料层熔融相连接而产生额外的大面积短路问题。此外,以修补线进行修补线路的方法会造成信号必须多走一段相当长的传导路径,影响到平面显示面板的操作效率,例如当扫描频率在120赫兹的设定下,经修补线修补的平面显示面板会发生运行与效能问题,具有修复率不佳的缺点。因此,提供简单的线路修补方法和对应的平面显示面板的结构设计,仍为业界一急需研究的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平面显示面板与其线路修补的方法,其中本发明平面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桥接线设于邻近的共用电极线之间,因此在发生短路问题时,可借由桥接线替代传统修补线而达到线路修补的目的,改善前述公知平面显示面板因利用修补线而造成操作效能不佳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揭示一种具有薄膜导电图案的平面显示面板,其包括基板、第一下侧子像素、第二下侧子像素、第三上侧子像素以及第四上侧子像素,其中基板上至少定义有矩阵排列的第一像素区、第二像素区、第三像素区以及第四像素区,且第一像素区与第二像素区沿着一水平方向排列,第三像素区与第四像素区分别设于第一像素区与第二像素区的下侧而与第一像素区和第二像素区相邻设置。第一下侧子像素、第二下侧子像素、第三上侧子像素以及第四上侧子像素分别位于第一像素区、第二像素区、第三像素区以及第四像素区。本发明平面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与第二数据线,沿着一垂直方向设置于基板上,并位于第一像素区与第三像素区两侧,其中,该第一与该第二数据线中的一条数据线连接于该第一下侧子像素,另一条数据线连接于该第三上侧子像素;第三与第四数据线,沿着该垂直方向设置于基板上,位于第二像素区与第四像素区两侧,且第二数据线与第三数据线设于第一像素区与第二像素区之间,其中,该第三与该第四数据线中的一条数据线连接于该第二下侧子像素,另一条数据线连接于该第四上侧子像素;第一与第二扫描线,沿着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于基板上,分别穿越第一、第二像素区以及第三、第四像素区,其中该第一扫描线电性连接该第一下侧子像素与该第二下侧子像素,该第二扫描线电性连接该第三上侧子像素与该第四上侧子像素;第一共用电极线,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并穿越第一与该第二像素区;第二共用电极线,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并穿越第三与第四像素区;第一桥接线,设于第一与第三像素区的第一与第二共用电极线之间,且电性连接第一与第二共用电极线;以及第二桥接线,设于第二与第四像素区的第一与第二共用电极线之间,且电性连接第一与第二共用电极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73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微光刻的照明光学系统
- 下一篇:背光模块与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