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X射线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7688.5 | 申请日: | 200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4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小杉典正;日野利彦;小川雅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35/16 | 分类号: | H01J3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线 发生 装置 | ||
(本申请是2004年5月13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X射线发生装置”的申请200410043563.5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发生利用于静电除去等的X射线的X射线管收容于保护容器内的X射线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历来存在的X射线管的一例,见于日本的专利公告特公平7-50594号公报。该公报揭示的X射线管中,灯丝通电发热后,电子束射出,该电子束通过聚焦用栅极等加速,以高速冲击靶,从靶射出该材料固有的X射线。然后,该X射线,从隔开设置于靶前方的X射线透过窗向外部射出。这类X射线管由于处于高温状态,它的冷却,通过对固定于靶、从外围器(真空管)突出的靶环进行自然空气冷却而实现。这样,通过X射线管的冷却,维持X射线的发生效率,防止靶的破损。又,这类X射线管,可与电压发生部一起收容于保护容器内。此外,作为历来存在的X射线管的一例,可列举日本专利公开特开平10-106463号公报、日本专利公开特开平6-251735号公报、及美国专利公报第4384360号。
在靶与X射线透过窗分离型的X射线管中,外围器本身大,为实现自然空气冷却,在外围器周围需有大的空间,其结果,导致保护容器大型化。相反,具有将靶与X射线透过窗(输出窗)一体形成的输出窗保持部的X射线管,现实中由于为小型,因而外围器(真空管)的直径小,难以固定于保护容器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X射线管可靠地固定于保护容器内的X射线发生装置。
本发明的X射线发生装置,将兼有导电性和热传导性的输出窗保持部固定在真空管前端的X射线管、以及驱动该X射线管的电压发生部收容于保护容器内,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于输出窗保持部的法兰盘部;设置于保护容器、并具有供输出窗保持部插入的开口部的前面板;从形成前面板的开口部的壁面突出、抵接输出窗保持部的法兰盘部的突起部;以及将抵接突起部的法兰盘部向突起部按压、并具有与形成于开口部的壁面的阴螺纹部螺合的外螺纹部的、有热传导性的固定螺帽。
该X射线发生装置中,在将X射线管的输出窗保持部插入前面板的开口部内的状态下,使固定螺帽的外螺纹部与形成于开口部的壁面的阴螺纹部螺合,拧紧固定螺帽。且,通过充分拧紧固定螺帽,设置于X射线管输出窗保持部的法兰盘部与设置在前面板上的突起部抵接,其结果,在固定螺 用下,法兰盘部向突起部按压,X射线管得以固定在前面板上。因此,利用这样的固定螺帽,则能使X射线管简便 靠地固定在保护容器内。且,利用具有热传导性的固定螺帽,可提高从X射线管的输出窗保持部向前面板的热的传导性,使X射线管的热容易散发,能够维持X射线的发生效率,防止X射线管的破损。
此外,最好使固定螺帽的内壁面与输出窗保持部的外侧面接触。采用这样的构成时,能够简便且可靠地利用固定螺帽实现X射线管的定位,且可进一步提高从设置于X射线管的输出窗保持部向前面板的热的传导性。这样,可进一步提高维持X射线的发生 防止X射线管破损的性能。
此外,最好还具有夹在固定螺帽前端与输出窗保持部的法兰盘部之间的橡胶圈。由于橡胶圈的仲介作用,X射线管的法兰盘部能对突起部施加适当的按压力,可靠地固定。
此外,本发明的X射线发生装置,最好还具有计测前述X射线管中X射线的照射累计时间、输出表示被计测的X射线的照射累计时间的信号的计时器。由于X射线管是寿命有限的装 以,能够利用前述计时器正确地把握X射线管的X射线的照射累计时间,合适地进行X射线发生装置的制品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X 发生装置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 X射线发生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沿图2III-III线的剖面图。
图4是显示X射线管的剖面图。
图5是图2所示X射线发生装置的要部放大剖面图。
图6是显示将X射线管装配于前面板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有关ID核对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8是示出ID核对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发明X射线发生装置的合适的实施形态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未经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76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